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遵义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金秋“丰”味 习水“丰”景 | 洞湾村:金秋“柿”业别样红
字号: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回龙镇洞湾村570亩太秋甜柿迎来首个采收季。橙红、翠绿相间的果实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蒙蒙细雨间,十多名工人穿梭林间,忙碌地采收柿子,欢声笑语冲淡了秋雨的微凉,勾勒出一幅山村丰收画卷。

基地里,果农们手持果剪,忙碌地采收柿子。

9月25日,走进洞湾村太秋甜柿种植基地,只见果农们手持果剪,动作娴熟地将一个个脆甜的柿子从枝头剪下,小心翼翼地放入篮中。一筐筐刚摘下的柿子被搬运装车,运往公司进行分拣、包装。

基地负责人赵利兴是洞湾村返乡创业者。2022年,他在广西考察时初尝太秋甜柿,其脆甜无涩的独特口感令他印象深刻。“我们洞湾的生态条件适宜,一定能种出好果子!”怀着这份信心,赵利兴回乡流转土地,引进品种,潜心经营数年,今年终于迎来初挂果的丰收。

枝头挂满橙红、翠绿相间的柿子,饱满诱人。

今年预计产量10万斤,全部以每斤10元的订单价销往上海。”赵利兴介绍,基地聘请了20余名本地村民在基地务工,按每小时12元的标准支付报酬,工期约一个月,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徐华柠是基地的技术骨干,负责带领工人完成修枝、采收等关键环节。“以前打工东奔西跑,现在既能照顾家庭,又能稳定增收,心里踏实多了。”他笑着说。这份“柿业”不仅让他掌握了种植技术,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徐华柠正在采摘柿子。

作为习水首个种植太秋甜柿的村庄,洞湾村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它不仅有效盘活了山地资源,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我们将继续支持基地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助力太秋甜柿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洞湾村驻村第一书记颜帅伍说。

果农捧着收获的柿子,脸上洋溢着笑容,尽显农忙时节的活力与劳作的幸福。

望着满载甜柿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庄,赵利兴信心满满:“我们要把洞湾甜柿种得更好,卖得更远,带着更多乡亲一起过上好日子!”

记者:何小露 李富美 姚瑶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