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遵义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习水要闻
习水:干群同心 重建家园
字号:

暴雨洪涝的阴霾渐散,重建家园的号角响彻习水大地。面对灾情,习水县上下迅速反应,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群众不等不靠,一场干群携手、争分夺秒的灾后重建攻坚战正火热展开,处处升腾着勠力同心、重建家园的澎湃热浪。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清理县城路面。

县应急救援中心在习水酒园南区停车场排水。

杉王街道、社区、应急救援队在丹霞社区草袋厂清淤除障。

为高效、科学、有序推进灾后重建,习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火速响应,成立临时救灾工作组,下设报灾、抢险、基础设施修复、卫生防疫等职能小组。各小组职责明晰、协同联动,精锐尽出,全面投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

县救灾工作队在土城镇清理大道淤泥。

醒民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展开清淤除障。

精锐集结,党旗飘扬一线。 县委县政府组建的百人工作队和县应急救援队伍闻“汛”而动,挺膺担当,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县直各部门尽锐出战、下沉一线,乡镇干部扎根田间地头纾困解难,村干部逐户排查消除隐患。从指挥中枢到神经末梢, 一支支力量汇聚成流,用汗水与担当奏响了灾后重建的“最强音”。

大坡镇转移受灾群众。

同民镇临时安置受灾群众。

在重灾区土城镇,县救灾工作队队员肩扛手提各类工具,深一脚浅一脚踏入泥泞,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清淤疏堵、修补道路,他们徒手搬移顽石,铁锹挥舞平整路面,泥浆混着汗水浸透衣衫,额头上的汗珠混着泥水滑落,却挡不住他们眼中的坚毅与执着。 党徽在泥泞中熠熠生辉。

文旅局在土城游客中心清淤除障。

初心闪耀,党员化身“多面手”。 县直单位的党员干部们迅速转换角色:城区街头,他们挥汗如雨清运垃圾淤泥,一丝不苟开展环境消杀;公共区域,他们争分夺秒为停车场排涝,精细检修受损设施;隐患点位,他们严密排查,倾力保障民生需求与紧急救助……以实际行动擦亮“为民服务”的底色。

供电部门检修供电设施。

连轴运转,筑牢基层堡垒。 习水各乡镇干部与村干部昼夜兼程,超负荷运转。他们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精准调配人力物力;是身先士卒的“战斗员”,急难险重处总有身影;是高效精准的“调度员”,保障机械物资火速到位;更是率先垂范的“先锋员”,挥舞铁锹锄头,带头清理主干道及两侧的淤泥碎石,并广泛发动村民清扫房前屋后。

疾控中心在土城进行环境消杀。

土城镇长坝村村干部清理办公楼前淤泥。

“有干部在,心里就踏实!”——这质朴的话语,是受灾群众最朴实的心声,更是群众给予党员干部的最高褒奖。

县灾后重建工作队伍在土城清淤除障。

守望相助,群众自发添薪。 最动人的力量来自乡亲。不等不靠,无需召唤,大家拿起扫帚和水桶,自觉清扫庭院街巷。邻里之间默契搭手,你帮我抬家具,我助你清淤泥,爽朗的笑声驱散阴霾,互助的暖流在灾区重建现场汩汩流淌。

群众、志愿者在土城清淤。

从晨曦微露到夜幕低垂,习水大地上,灾后重建的号子声声嘹亮,奋斗的身影处处跃动。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唯有挥汗如雨;没有彼此隔阂,唯有众志成城。这场与时间竞速的灾后重建之战,不仅重塑着家园的筋骨,更淬炼出习水干群勠力同心、向光而行的不屈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股同心同向的磅礴伟力推动下,一个焕发新生、更加美好的习水,必将加速归来!

记者:罗利飞 通讯员:陈玉容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