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四渡赤水纪念馆内,讲解员周模燕刚结束一场亲子家庭的讲解。她把“两个铜板与碎陶罐”的故事,拆成孩子能听懂的小故事。在馆内的数字化展厅,她用手轻轻指向多媒体展墙上的文物图像,正将历史故事缓缓道来。
四渡赤水纪念馆内,周模燕正在为游客讲解四渡赤水的故事。
2022年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今年是周模燕第三个在国庆节坚守岗位的日子。对她而言,假期意味着“连轴转”的节奏:每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要完成五六场讲解,每场从迎接游客到送离展馆,得持续一个多小时。饭点“没准点”是常态,有时刚扒两口饭,看到游客进来,她便会放下筷子,笑着迎上去。
周模燕的微笑定格在镜头里,也深深地刻进了游客的记忆里。
可周模燕的脸上,从没露出过疲惫。面对亲子家庭,她刻意少用专业术语,专挑木林老红军这类故事性强的片段,还时不时抛个小问题吸引孩子注意力;碰到年轻游客,她会结合当下热点,用更活泼的语气聊四渡赤水的历史,“得让不同人都能‘扎进’这段历史里。”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
“每年节假日,尤其像国庆长假都格外忙,不能好好地陪伴家人。”提起假期,周模燕每每会羡慕休假的朋友,但话锋一转,她又坚定起来,“一想到能把四渡赤水的故事讲给天南海北的人,让更多人真的了解这段历史,就觉得值。这不只是工作,也是在传递红色文化。”
在馆内的数字化展厅,周模燕用手轻轻指向多媒体展墙上的文物图像,正将历史故事缓缓道来。
这个国庆纪念馆除了日常讲解,还准备了红色故事会、爱国诗朗诵快闪、红歌大合唱等活动。周模燕和同事们“全天候候场”,再忙也笑着回应游客。每当听到游客说“听完讲解,才算真懂了四渡赤水这场得意之作。”她就觉得所有忙碌都有了分量。
周模燕讲解员,把对家国的深情,藏进一遍遍的讲解里,也藏进“放下小家、服务大家”的坚守里。
“值此家国同庆、月满人间之际。祝前来参观的游客朋友们不虚此行,家庭幸福,双节快乐。国庆佳节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采访中,她的微笑定格在镜头里,也深深地刻进了游客的记忆里。
在这国与家同庆的日子里,像周模燕这样的讲解员,把对家国的深情,藏进一遍遍的讲解里,也藏进“放下小家、服务大家”的坚守里。她们的声音,成了假期里纪念馆最动人的“背景音”。
记者:刁苓沙 罗金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