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红旗飘扬。国庆假期的土城景区游人如织,红色遗址与古镇风情吸引着八方游客。当人们沉浸在假期的惬意中时,环卫工人们始终坚守岗位,用扫帚与汗水守护着景区的整洁,成为节日里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凌晨4点,古镇还没亮灯,就能听见环卫工人赵永香扫地的声音。赵永香负责的区域是古镇核心的“A区戏台至小桥流水段”,这条300米的石板路串联着名人故居、十八帮文化、小吃店等热门景点,上午,她刚清扫完路面,就看到一名游客不小心将奶茶洒在台阶上,怕行人滑倒,她立刻拿出随身带的抹布蹲在地上擦拭,直到污渍完全清除。“游客来玩图个开心,咱得让大家走得干净、逛得舒心。”赵永香笑着说,她的手套掌心早已磨出毛边,兜里还装着创可贴——这是她应对捡拾垃圾时被树枝划伤的“常备品”。
为保障假日环境,景区内的环卫工人全员取消休假,实行“三班倒”24小时值守,环卫工人赵永香主动申请承担最累的早班和晚班。她总说:“自己家就在附近,多干点没关系。”但谁都知道,早班要顶着露水清扫,晚班要等游客散尽、商铺关门后才能收工,每天要走3万多步。
傍晚,在古码头捡拾垃圾的环卫工人刘玉贤,遇到一对找不到民宿的老年游客,她放下扫帚,耐心给老人指路,还帮忙联系民宿老板来接。“没想到环卫工人不仅扫得干净,还这么热心。”来自重庆的游客刘大爷专门拍下刘玉贤的背影发了朋友圈,配文“土城最美的风景,在扫帚尖上,在笑容里”。这样的小事,在赵永香、刘玉贤的假日里还有很多:帮游客捡拾掉落的手机、提醒孩子注意脚下台阶、给问路的人画简易地图……她的扫帚旁,总围着不少需要帮忙的游客。“游客来景区是看风景的,不能让垃圾扫了兴,这是我们的本分。”刘玉贤说道:“守着这片山、这片水,就得把景区当成自己家来护着,每一份责任都得扛好。”
针对四渡赤水纪念馆、古镇老街等游客密集的重点区域,景区启动“潮汐式”动态保洁机制,将日常清扫频次提升3倍,实行“白+黑”全天候作业模式,确保路面、绿化带、观景台等区域无垃圾堆积,同时,环卫部门组建督查小组开展错时段巡查,及时处理设施破损、垃圾满溢等问题。
当暮色降临,刘玉贤和同事们会提着水桶,逐个擦拭景区的红灯笼和指示牌,绿色的身影在灯光下晃动,与沿街的国旗交相辉映。“看着干干净净的古镇,听着游客说‘这里真整洁’,就觉得所有累都值了。”
记者:谢永恒 江勇 王烨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