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深入实施“酒旅并举·富民强县”发展战略,主要经济指标“强势回升”,全县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一、综合
2023年,经遵义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69.8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99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45亿元,同比增长6.8%(工业增加值128.43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90.36亿元,同比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17.45:50.21:32.34调整为16.67:49.83:33.50。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0%,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0%,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8%,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0.0%,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325元。
图1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8.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417人,出生率为8.33‰;死亡人口3855人,死亡率为6.28‰;自然增长率为2.0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29%。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385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357人,同比增长44.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77人,同比下降2.3%;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163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
年末全县市场主体总数51123户,比上年末增长8.0%;全年各类市场主体新设立8602户,其中,内资企业1770户,注册资本62.76亿元;个体工商户6799户,注册资本6.6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33户,注册资本0.49亿元。
二、农业
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总产值54.17亿元,同比增长2.1%;林业总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2.7%;畜牧业总产值36.01亿元,同比增长7.4%;渔业总产值0.64亿元,同比增长9.5%。
表1 2023年全县农林渔牧业总产值情况
指标名称 |
2023绝对值 |
增长 |
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94.26 |
4.2 |
100.0 |
农业 |
54.17 |
2.1 |
57.5 |
林业 |
1.47 |
2.7 |
1.6 |
畜牧业 |
36.01 |
7.4 |
38.2 |
渔业 |
0.64 |
9.5 |
0.7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1.97 |
6.3 |
2.0 |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19万亩,同比下降17.8%。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0.72万亩,同比下降31.6%;玉米种植面积11.84万亩,同比下降8.8%;其他谷物种植面积19.21万亩,同比下降31.3%;小麦种植面积5.06万亩,同比下降12.1%。
表2 2023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播种面积(万亩) |
增长(%) |
粮食作物 |
100.19 |
-17.8 |
一、谷物 |
46.82 |
-24.9 |
(一)稻谷 |
10.72 |
-31.6 |
(二)小麦 |
5.06 |
-12.1 |
(三)玉米 |
11.84 |
-8.8 |
(四)其他谷物 |
19.21 |
-31.3 |
二、豆类 |
16.65 |
-3.6 |
(一)大豆 |
9.51 |
-1.5 |
(二)其他杂豆 |
7.06 |
-5.7 |
三、薯类(折粮) |
36.72 |
-13.0 |
(一)马铃薯(折粮) |
25.71 |
-9.9 |
(二)甘薯 |
11.00 |
-19.6 |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57万亩,同比下降3.2%。其中油料种植面积12.16万亩,同比增长10.7%;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31.00万亩,同比下降2.3%;中草药材种植面积0.90万亩,同比下降29.3%。
表3 2023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万亩) |
增长(%) |
经济作物 |
50.57 |
-3.2 |
一、油料 |
12.16 |
10.7 |
(一)花生 |
0.22 |
-37.1 |
(二)油菜籽 |
11.86 |
12.6 |
(三)芝麻 |
0.02 |
-27.9 |
(四)葵花籽 |
0.05 |
-19.4 |
二、糖料 |
0.11 |
-8.4 |
(一)甘蔗 |
0.11 |
-8.4 |
三、烟叶(未加工烟草) |
1.08 |
55.9 |
四、中草药材 |
0.90 |
-29.3 |
五、蔬菜及食用菌 |
31.00 |
-2.3 |
六、瓜果类 |
0.18 |
-52.5 |
七、其他农作物 |
5.14 |
-27.5 |
全年粮食总产量24.22万吨,同比下降17.7%。其中,稻谷产量4.73万吨,同比下降32.9%;玉米产量4.03万吨,同比下降7.3%;小麦产量1.19万吨,同比增长0.5%;薯类(折粮)产量8.43万吨,同比下降9.9%。
表4 2023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粮食产量(万吨) |
增长(%) |
全县粮食产量 |
24.22 |
-17.7 |
一、谷物 |
14.43 |
-21.7 |
(一)稻谷 |
4.73 |
-32.9 |
(二)小麦 |
1.19 |
0.5 |
(三)玉米 |
4.03 |
-7.3 |
(四)其他谷物 |
4.48 |
-23.5 |
其中:高粱 |
4.33 |
-17.5 |
二、豆类 |
1.36 |
-16 |
(一)大豆 |
0.8 |
-5.5 |
(二)其他杂豆 |
0.56 |
-27.4 |
三、薯类(折粮) |
8.43 |
-9.9 |
(一)马铃薯(折粮) |
5.44 |
-16.7 |
(二)甘薯(折粮) |
2.99 |
5.7 |
猪牛羊禽肉产量9.16万吨,同比增长5.5%。年末猪存栏60.4万头,同比下降7.4%;牛存栏14.17万头,同比下降10.1%;羊存栏28.22万只,同比下降11.4%;家禽存栏185.12万羽,同比下降2.5%。全年猪出栏84.45万头,同比增长3.6%;牛出栏4.65万头,同比下降3.5%;羊出栏22.58万只,同比增长2.4%;家禽出栏221.91万羽,同比下降2.0%。
表5 2023年主要畜产品出栏和存栏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3年全年 |
2022年全年 |
增幅(%) |
一、畜禽存栏 |
— |
— |
— |
— |
(一)猪 |
头 |
604000 |
652000 |
-7.4 |
(二)牛 |
头 |
141747 |
157749 |
-10.1 |
(三)羊 |
只 |
282150 |
318278 |
-11.4 |
(四)活家禽 |
只 |
1851190 |
1898941 |
-2.5 |
二、畜禽出栏 |
— |
— |
— |
—— |
(一)猪 |
头 |
844500 |
815400 |
3.6 |
(二)牛 |
头 |
46526 |
48217 |
-3.5 |
(三)羊 |
只 |
225769 |
220538 |
2.4 |
(四)活家禽 |
只 |
2219084 |
2263275 |
-2.0 |
三、畜禽产品产量 |
— |
— |
— |
—— |
(一)四肉总产量 |
吨 |
91584 |
86846 |
5.5 |
1.猪肉 |
吨 |
76710 |
71974 |
6.6 |
2.牛肉 |
吨 |
6457 |
6506 |
-0.7 |
3.羊肉 |
吨 |
4093 |
3987 |
2.7 |
4.禽肉 |
吨 |
4324 |
4380 |
-1.3 |
禽蛋 |
吨 |
3169 |
2874 |
10.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3.8%。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89.5%和10.5%;非公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7%,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9.3%。
全县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5.9%。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占比2.58%;酒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87.5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比为5.77%。
表6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行业名称 |
同比增长(%) |
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 |
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 |
5.5 |
100 |
分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6.5 |
2.58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3.5 |
0.28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5.1 |
0.11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7.9 |
87.55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25.4 |
0.11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2.0 |
0.06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36.2 |
1.6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0 |
0.9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83.8 |
0.0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7.8 |
0.0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0.0 |
5.78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8.2 |
0.16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0.3 |
0.6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77.7 |
0.11 |
表7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同比增长(%) |
原煤(万吨) |
291.8 |
26.9 |
洗煤(万吨) |
14.6 |
-30.5 |
白酒(千升) |
34933.25 |
-10.4 |
水泥(万吨) |
66.99 |
-4.9 |
全部工业用电量(万千瓦时) |
84289.5 |
-14.7 |
发电量(万千瓦时) |
572124.45 |
-15.7 |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2.6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4.62亿元,比上年下降2.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4%,比上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1家,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4%。三次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8%、57.2%、40.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45.5%;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8.4%;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3.0%。
图2 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表8 2023年分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指标 |
比上年增长(%) |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
-21.4 |
第一产业 |
-45.5 |
农、林、牧、渔业 |
-45.5 |
第二产业 |
-18.4 |
采矿业 |
-9.3 |
制造业 |
-17.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0.2 |
第三产业 |
-23.0 |
批发和零售业 |
-63.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65.8 |
住宿和餐饮业 |
-76.3 |
房地产业 |
-34.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2.6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4.9 |
教育 |
1226.5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0.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0.1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5.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4.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
表9 202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668.80 |
6.3 |
#住宅 |
514.88 |
5.8 |
房屋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94.59 |
3.6 |
#住宅 |
83.66 |
1.5 |
五、市场消费
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4亿元,同比增长21.7%。年末全县共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141户(其中大个体53户),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24亿元,同比增长45.4%。
表10 2023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2023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 |
45.4 |
粮油、食品类 |
56.0 |
烟酒类 |
77.5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8.61 |
化妆品类 |
0 |
日用品类 |
-18.2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19.9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22.6 |
中西药品类 |
-22.7 |
通讯器材类 |
26.0 |
石油及制品类 |
13.6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20.7 |
汽车类 |
-28.1 |
六、交通与运输
2023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87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6公里,国道公路里程197公里,省道公路里程343公里,县道公路里程568公里,乡道里程909公里,村道里程1688公里,组道里程324公里,小康路里程4517公里。全县共有客运车辆463辆,各类船舶107艘。
表11 2023年运输发展情况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2023年 |
同比增长(%) |
公路运输完成情况: |
—— |
—— |
旅客运输量(万人次) |
638.28 |
5.9 |
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 |
55578.5 |
6.9 |
货物运输量(万吨) |
589.25 |
11.5 |
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 |
49962.89 |
10.7 |
水上运输完成情况: |
—— |
—— |
旅客运输量(万人次) |
0 |
0 |
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 |
0 |
0 |
货物运输量(万吨) |
19.32 |
66.4 |
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 |
7018.99 |
603.1 |
七、旅游和文化
2023年,全县旅游总人次达1253.96万人次,同比增长64.0%,旅游总收入达142.71亿元,同比增长80.6%。
年末全县4A级旅游景区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4个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4个。年末全县客房数2.62万间,客房床位数4.26万张。
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场馆1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
八、财政、金融业
202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27.62亿元,同比增长13.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80亿元,同比增长12.8%。税收收入110.27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增值税34.17亿元,同比增长13.0%;消费税38.55亿元,同比下降3.4%;企业所得税26.31亿元,同比下降4.3%;个人所得税1.88亿元,同比增长16.3%。
表12 2023年财政收入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财政总收入 |
127.62 |
13.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7.80 |
12.8 |
税收收入 |
110.27 |
2.4 |
增值税 |
34.17 |
13.0 |
消费税 |
38.55 |
-3.4 |
企业所得税 |
26.31 |
-4.3 |
个人所得税 |
1.88 |
16.3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3.91 |
7.0 |
契税 |
1.28 |
-2.1 |
非税收收入 |
17.41 |
254 |
#专项收入 |
3.59 |
7.7 |
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7.36亿元,同比增长31.2%;一般公务支出(8类)49.97亿元,同比增长33.9%。
表13 2023年财政支出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
67.36 |
31.2 |
一般公务支出(8类指标) |
49.97 |
33.9 |
一般公共服务 |
6.61 |
44.3 |
公共安全 |
2.19 |
7.9 |
教育 |
15.93 |
14.6 |
科学技术 |
2.12 |
28.9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9.54 |
41.2 |
医疗卫生 |
5.64 |
8.2 |
节能环保 |
4.09 |
97.2 |
城乡社区 |
3.85 |
247.5 |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7.70亿元,比上年末下降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4.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
九、教育、卫生、社会服务
2023年,全县共有学校251间。其中:幼儿园128间,幼儿园在校学生23426人,幼儿园专职教师1545人;小学81间,小学在校学生64268人,小学专职教师3339人;中学39间,中学在校学生47553人,中学专职教师30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82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573张,卫生技术人员4747人。其中,拥有副高级职称248人,拥有中级职称649人;每千人床位数7.8张,每千人医务人员8.2人。全县拥有执业医师1522人,注册护士2753人。
全县共有养老院13家,养老院床位1464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个,儿童服务床位49张。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161元,同比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04元,同比增长8.5%。
全县养老保险人数达46.05万人,同比增长6.1%;失业保险人数达6.22万人,同比增长10.2%;职工医疗保险人数达6.10万人,同比增长5.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65.17万人,同比下降2.1%;工伤保险人数达15.60万人;生育保险人数达5.07万人。
十一、气候、生态和环境
全年平均气温为14.9℃;全年相对湿度为81%;全年总降水量达1000.5㎜;日照时数为1143.7小时。
年末全县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25万公顷。全年全县完成营造林任务3.95万亩,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63.2%。
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7.5%。
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全县公路总里程数据本年剔除了各级道路中的重复路段。
8.全县自然保护区数据有调整,将大杉树自然保护区整合在贵州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交通与运输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旅游和文化数据来自县文旅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习水县支行;教育、卫生、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县教体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气候、生态和环境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粮食产量、畜牧业、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习水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习水县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