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水县为破解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在部分人口数量多、看病需求大的行政村开设乡镇卫生院分院(延伸服务点),探索打造“缩小版”卫生院,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延伸服务触角。今年9月,习水县建立“缩小版”卫生院做法在2024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发展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一是系统化布局。结合各乡镇人口聚集形态及全县医疗资源布局现状,选取覆盖人口达5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拥有闲置房屋300平米以上的地方进行布局规划,建设以企业职工为主的“工矿服务型”、以旅游度假为主的“旅游服务型”、以一老一小为主的“人员聚居型”三种模式为主的延伸服务点。同时,通过“固定清单+特色专科”建设模式,设立综合科、检验科等基础科室及中医科、儿科等特色科室,有效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单一问题。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10个延伸服务点。
二是精准化服务。依托医共体建设,开展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业务和住院诊疗服务。配置医技科室必备医疗设备,及不低于300种化学中成药、200余种中药饮片,基本满足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及用药需求。设置公共卫生室,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协同开展健康管理、老年人和儿童体检、预防接种等医疗卫生服务。通过电子健康档案、随访记录、体检结果、诊疗信息,对患者进行快速综合评估开具“治疗处方+个性化健康处方”。自延伸服务点开诊以来,共接诊患者11.36万人次,占所属卫生院总就诊人次的25%。
三是一体化管理。全力推进服务质量、薪酬待遇、医疗资源统一化管理,由乡镇卫生院下沉一名分管副院长和一名骨干医师,全面负责延伸服务点医疗安全和内部管理工作。设立专家驿站,由定期选派专家到延伸服务点开展带学带教、义诊巡诊服务。将全县医防融合信息系统接入延伸服务点,实现“临床诊疗、检查检验、公共卫生”数据的汇集、共享和互用。将延伸服务点后勤、临床、护理、院感等工作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质控体系,定期督导考核和通报奖惩。同时,将延伸服务点下沉人员绩效奖励增加10%,引导医务人员下到基层、留在基层、愿在基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