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2016年1-10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习水县2016年1-10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与会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6年1-10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以脱贫攻坚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经济运行调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据统计:
1-9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9.47亿元,同比增长14.5%,为计划的66.84%,增速全市排名第1位;预计全年完成143.5亿元,同比增长14.5%,为计划的96.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5亿元,同比增长13.2%,为计划的64.89%,增速全市排名第3位;预计全年完成27.23亿元,同比增长13%,为计划的99.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766元,同比增长9.9%,为计划的72.55%,增速全市排名第5位;预计全年完成25155元,同比增长10%,为计划的97.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750元,同比增长9.1%,为计划的64.05%,增速全市排名第5位;预计全年完成8671元,同比增长10.5%,为计划的96.59%。
1-10月: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54.27亿元,同比增长14.4%,为计划的73.01%,增速全市排名第8位;预计全年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14.4%,为计划的83.4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46亿元,同比增长21.3%,为计划的64.34%,增速全市排名第7位;预计全年完成181亿元,同比增长20.6%,为计划的100%。财政总收入完成18.55亿元,同比增长14.9%,为计划的91.37%,增速全市排名第6位;预计全年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8.19%,为计划的97.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73亿元,同比增长7.82%,为计划的78.71%,增速全市排名第12位;预计全年完成7.43亿元,同比增长6.49%,为计划的86.8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完成172.39亿元,同比增长43.02%,增速全市排名第2位;预计全年完成170.65亿元,同比增长30%;贷款余额完成114.37亿元,同比增长36.91%,增速全市排名第1位;预计全年完成110.85亿元,同比增长30%。
(一)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扶贫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年减少贫困人口脱贫3.65万人,60个贫困村出列,1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一是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编制,明确了脱贫攻坚“两个率先”时间表和目标任务,规划编制了“六个一批”建设项目,投资134.22亿元,其中:产业扶贫项目50.62亿元,基础设施扶贫项目43.0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9.8亿元,生态建设扶贫16.9亿元,教育医疗扶贫项目8.4亿元,社会保障兜底项目5.84亿元。二是制定《习水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18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活动,清退不符合扶贫政策对象6550户20109人,完成精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脱贫攻坚有序推进。三是全面实施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建设小康寨60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246户;启动通村油路建设1720公里,完工400公里;建成小康路1000公里。建成投用小水窖1603口,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18处,解决农村人饮工程10500人;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改造1708户;完成110kV银龙变—35kV习马线改接点线路、民化至土城35千伏输电线路、35kV良村变增容等项目建设。四是产业扶持成效明显。依托工业园区、旅游发展,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357人,带动就业1126人,输送异地就业2733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就业3309人。创建桑木土河、寨坝友谊、马临沔山、隆兴永胜等示范点20个。争取到位扶贫资金9107.9万元,发放精准扶贫“特惠贷”8728笔40124.42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345.6万元,发放“两无”人员政策兜底资金4309.16万,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7611人,落实教育扶贫资助金1756.17万元;两批次27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快速推进,搬迁入住贫困人口365户1876人。贵阳国家高新区“百企帮百村”帮扶工作有序推进,累计到位帮扶资金283.15万元,贵阳新恒基150个呼叫坐席建成投用,解决就业103人,完成各类技能人才培训761人次。上海市普陀区到位帮扶资金105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三岔村文化活动广场、永安和二里白茶种植一体化建设、东皇幼儿院、桑木通村公路等项目建设资金。
(二)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聚焦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18.07:44.9:37.03。一是狠抓工业运行调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行动,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1-10月,全县完成工业投资39.06亿元,新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27亿元;白酒产量完成5.5万千升;煤炭产量完成350万吨;发电量完成56亿度;水泥产量完成90万吨。二郎电厂二期工程、厦门以晴集团和深圳国泰盛世集团智能终端项目、中央厨房项目、习酒公司万吨酒罐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风电场一期装机5万千瓦机组、寨坝丁页5号井钻探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温水、良村产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开工建设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二是狠抓旅游设施建设,第三产业提质增效。鰼部园区转型提档升级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土城景区全面建成开放营业,完成“旅居习水”微信平台、土城视频直播系统等智慧旅游系统建设;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四渡赤水纪念馆升级改造工程、土城A区、十八帮文化陈列馆建成投用;女红军纪念馆扩建工程、黄金塆汉代遗址博物馆、文化创业园一期工程顺利推进;成功协办全省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第二届“习酒杯”北纬28.3度全国最美森林山地穿越挑战赛暨户外嘉年华等系列重大活动,“旅居习水”形象明显提升;获评“中国十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称号,土城景区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岔河景区建设顺利,成功列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1-10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5亿元。商贸市场活跃,新增个体工商户3125户、私营企业667家;新增实体触网企业288家,开设个体网店448个,微店商户116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7592万元,成功获批国家级电商示范县。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完成商品房交易5657套、4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95%和32.07%。三是狠抓特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完成农业增加值19.89亿元,同比增长5.9%。粮食作物播种124.74万亩,产量26.8万吨;红粮播种10万亩,产量2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0.18万亩,产量9.73万吨;种植蔬菜41万亩;烤烟移栽0.8万亩,收购1.8万担;生态畜牧产业不断提升,成功承办全省山地生态畜牧业现场会;黔北麻羊出栏29万只、肉牛出栏4.8万头、生猪出栏65万头,实现肉类总产量7.72万吨,水产品产量3200吨,畜牧业产值占比为52%。同民、良村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
(三)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完成原东皇镇撤镇设办工作,全面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完成城镇投资44.67亿元,城区面积扩张到17.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洋台湾隧道建成投用;环北大道、华润B段、木楠坝片区路网、九龙横路、岷山路延伸段、一环线等城市干道建设加快推进;新华文化综合体、子诚家居生活广场、五星街地下商城、西区农贸市场、希望国际城、红都世纪城等一批城建项目进展顺利;华润大道B段、洋台湾、体育馆、华润大道C段等棚户区建设进度加快。1-10月,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03.98万平方米,竣工48.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2.95万平方米。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城市控违、整脏治乱等工作有序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巩固成效明显。
(四)全力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投资总量不断扩大,1-10月,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6.46亿元,同比增长21.3%,投资总量全市排名第四位。二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计划实施419个500万元以上项目中,280个项目顺利推进,120个项目建成投用,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95.47%;161个重大工程项目支撑作用强劲,洋台湾隧道、乡镇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等23个重大工程项目全面竣工。三是融资工作成效明显,1-10月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2.02亿元;获批中央专项建设基金2批次累计达2.19亿元;银行贷款到位资金63.41亿元,其中政府类项目融资到位资金47.49亿元、社会投资类项目融资到位资金13.09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四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江习古高速公路、正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隆兴至布袋坎、良村至双龙、官坪至马临、儒维至千江寺等公路建成投用。铜灌口水库建成投用;万家沟、大茅坡等水库有序推进,保丰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开工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正常,城市电网改造全面完成。
(五)全力守住生态底线,环境治理成效突出。实施石漠化治理11.8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绿化13.15万亩。强力推进环保执法“风暴”专项行动,关停“黑烟囱”5家,清理整治“黑废渣”3家,取缔“黑废水”2处。24个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基本建成试运行;完成桑木土河等58个村寨污水收集处理项目,14个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二期村寨污水处理工程启动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7%。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参加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GEP考核模式,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度认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完成2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申报工作。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习水一中基本建成投用,全面开工建设温水、永安、寨坝等中心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通过省市验收,有望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895人(不含艺体类),上线率49.8%,同比增长14.85个百分点;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91.03%、初中入学率达98.6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06%;成功引进重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进驻习水办学;县医院综合大楼建成投用,县中医院搬迁工程年内建成投用;新农合参合率98.3%,城镇职工医疗参保率98%;发放农村低保金9939.27万元、城市低保金989.8万元、五保供养金461.66万元;人口出生率10.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3‰。完成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11240人,新增城镇就业78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开通县城FM908调频广播,应急智能调频广播已覆盖14个乡镇。实施“广电云”村村通工程,架设光缆1085公里,建设基站335座。公安“三所一队”基本建成,“两抢一盗一骗”案件发案率下降30.3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十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一是计划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1184人;启动38个扶贫安置点建设,8个安置点已入住365户1876人。二是计划建成村淘点52个;已建成60个。三是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982户,建成安置房22万平米、城镇保障性住房3160套;已完成危房改造4113户,建成安置房18.4万平方米、城镇保障性住房2203套。四是计划完成800公里通村油路、1000公里小康路;启动通村油路1720公里、完成400公里,完成小康路1000公里。五是计划完成100个村农网升级改造;已完成10kV线路及低压台区改造升级项目116个。六是计划建成东皇一小、东皇幼儿园和特殊学校;东皇一小教学楼主体工程完工,特殊学校、东皇幼儿园进入主体工程施工。七是计划建成县中医院;内装工程正在收尾,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八是计划建成县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已完工,正在试运行。九是计划建成县城区智能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已建成投用。十是计划完成52个村(居)办公楼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完成总工程量80%,已投用23个。
(七)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开放活力明显增强。一是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完成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24个乡镇(区)调整为20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完成机关公务车制度改革,全县参改车辆483辆,保留接待、通信、应急、执法执勤车辆322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161辆,建立健全县直机关车辆综合保障平台,有效规范了全县公务用车管理;全面完成“营改增”制度改革;启动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改革;二是对外开发成效明显。先后组织参加上海农产品展销会、贵州省绿博会、酒博会、安顺石材博览会、“我是品酒师•醉爱酱香酒”上海民间品酒会等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引进深圳国泰盛世集团、厦门以晴集团智能终端项目落户习水。1-10月,全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6个,引进项目资金106.9亿元。
各位代表,1-10月全县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增长实现稳中有进,经受住了经济下行的严峻考验,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县级第一方阵,4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3位,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指标存在欠账,从预测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欠3.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欠16.6百分点,财政总收入2.4个百分点,公共预算内收入欠13.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欠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欠3.4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煤炭产量负增长(同比下降17.7%),白酒产量低位增长(同比增长0.25%),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将面临较长的阵痛期。三是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分别下降 29.25%、0.45%。四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压力大、民生短板、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欠账较大。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争取在最后一个月时间,认真开展查漏补缺,按照“保增速、保总量、保位次”要求,采取以快补慢、以大补小、以强补弱等措施,全力挖存量、扩增量、补欠账,努力完成2016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17年是全县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进基础设施攻坚、补齐民生短板的关键之年, 做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两大战略行动,市委“西部转型”要求和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按照争当“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领头雁’”要求,奋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战略,全面聚集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等短板上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七个习水”建设。
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3.5亿元,增长14.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8亿元,增长20%;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71亿元,增长14.4%;财政总收入完成21.92亿元,增长8%;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17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69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671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712元,增长12%以上;人口自增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落实:
(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组织实施《习水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用好用活精准扶贫政策,确保2017年52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打造县级脱贫攻坚示范村7个。一是深入抓好小康“六项行动计划”落实。建成通村油路1300公里、小康路1000公里;开通村级宽带网117个、广播电视1000户;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01处、小水窖2000口,解决10万人安全饮水;完成7.2万户贫困农户人居环境改造;新(改)建10kV线路3.7公里、低压线路24.82公里、安装变压器9台。完成土城、温水等2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确保搬迁人口24069人。二是深入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按照产业扶持精准、资金到户精准要求,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贫困户100%实施产业(就业)扶持。三是深入抓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落实贫困学生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杜绝因学返贫和因贫失学现象;加速推进医疗健康扶贫,实施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保障全覆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达98%以上,达标村卫生室60个。
(二)着力培育经济新引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为16.78:44.61:38.59。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紧紧围绕“五基地一中心”建设目标,以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行动为抓手,加快传统产能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71亿元以上。一是做强白酒产业。扎实推进中国“习酒城”建设,完成茅台201厂技改和习酒公司罐群建设;积极帮助习酒公司、云峰、宋窑等白酒企业提升品牌效应,扩大消费市场,确保全县白酒销售实现6万千升。二是做优能源产业。大力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启动东皇、桑木等风电场建设;启动二郎电厂向白酒企业供热工程;完成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确保煤炭产量完成450万吨,实现发电量65亿度。三是做大建材产业。加快推进良村石材加工园区建设,确保产值达2亿元;继续做好中建材西南水泥厂服务工作,实现水泥产量100万吨。四是做特新兴产业。建成县城和温水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良温工业园区建设,建成中央厨房、饲料加工厂等项目。
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快旅游及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鰼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全面启动习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鰼部园区景观大道二期工程、骑行广场、自行车骑行道、高山运动体育公园、两路至寨坝景观线打造等项目建设;完成三岔河至四面山隧道工程;加快推进丹霞谷、飞鸽子等景区建设;深入研究土城景区社会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加速推进土城景区提档升级,启动四渡赤水体验园、土城希望乐园等项目建设;完成黄金湾汉代遗址博物馆、土城旅客接待中心、环线公路等项目建设;建成投用三岔河清代工业文化园;全面启动习部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加快县城游客集散中心、习部国家森林公园林旅一体化观光小火车、东风湖湿地公园、习水县植物园(大营顶公园)、水主题旅游等项目建设。确保全县旅游接待量378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以上。二是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推进习部豪苑酒店、习水汽贸城、新华文化综合体、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成县城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淘宝村1个,培育电商企业30家、网货供应商20家,孵化个体网商100个,打造网上知名品牌5个以上,实现网上交易3亿元;加快县城综合物流园区和温水、二郎、土城等物流中心建设。
加速推进山地生态高效农业:一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骨干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年实现粮食产量达26.7万吨。二是壮大生态特色畜牧养殖业,确保年出栏生猪90万头、出栏肉牛5.3万头、出栏黔北麻羊33.4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9万吨,畜牧业产值比重达53%以上。三是加快推进同民蔬菜农业示范园区、良村黔北麻羊生态养殖示范园区、30万头商品生猪产业化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等省级高效示范园区建设。确保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3亿元。四是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三)全面实施城市倍增计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建设,确保城建完成投资45亿元以上,新开工房地产面积7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44%。一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开工建设秦岭东路、一环线(气站至伏龙)、消防队至双垭子、木楠坝片区环线路网工程、物流南路、物流中路等城市主干道;完成环北大道、岷山路、九龙横路道路等城市干道建设;启动柿子沟、老县医院片区、公安局片区、九龙片区、原农机厂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完成习酒大道、洋台湾、华润大道C段、体育馆等棚户区改造;建成智能停车场一期、洋台湾综合停车场等项目,完成东区客车站和公交停保场建设;启动箐山公园、消防队等片区开发项目;加快希望国际城、仁安天地、红都世纪城六期、东区城市综合体等片区建设;完成五星街人防工程建设。二是强化城市综合管理。继续巩固创卫成果,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综合治理, 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和垃圾渗滤液改造;完成县城供排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启动生活垃圾收运二期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县城主干道路灯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城市主干道亮灯率达到100%以上,居民小区及背街小巷亮灯率达到95%。三是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抓好仙源、土城等小城镇建设,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发展。
(四)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聚焦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413个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建设,确保271个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建设,确保产业投资完成28亿元,城建投资完成45亿元,旅游及三产投资完成50亿元,基础设施完成64亿元,民生保障完成27亿元,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亿元,投资增速达20%以上。二是强力推进165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确保95个重大工程项目建成投用。加速推进江习古高速公路、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土城至太平、九岩坝至红圈子等公路建设;建成民化、永安等5个乡镇客运站。开工建设万家沟、保丰水库,建成投用大茅坡水库、金家沟水库;治理关门山、红花病险等病险水库;全面治理同民河、水狮河、螺狮湾等小流域。建成投用110kV庙坪二期扩建工程和35kV寨坝二期扩建工程、仙源变增容工程。开工建设10kV线路104公里、低压线路472公里,安装变压器490台。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围绕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的五大领域和34个投资方向,精准谋划项目,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更多建设基金支持;积极对接商业银行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开展融资工作,确保全年融资40亿元以上。四是抓好项目储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医疗卫生、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大城建等领域,谋划编制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和PPP项目,增强投资发展后劲。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退耕还林还草7.4万亩,营造林工程10万亩。完成10个水源地涵养林建设。完成8段河道生态修复保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二期项目,管护生态公益林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5%以上。二是继续加强环保“风暴”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大气、水资源污染等环境违法行为。统筹推进“四河四带” 建设,继续推行落实“河长制”。以赤水河流域为重点,全面完成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加快推进第二期村寨(良村、隆兴、回龙、二里4镇20村)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设,启动第三期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设。三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编制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60%的创建任务,全县80%以上的乡镇(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完成习水县“千树百鸟”生物多样性生态园建设;以三流域、仁赤习高速及江习古高速沿线为重点,加快绿色城镇带和美丽乡村带建设,完成第二批8个乡镇森林公园(山体公园、游园)建设。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8%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不少于2000人。积极支持白酒、农业等领域科技推广利用,确保 2017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65%以上。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习水三中、醒民、寨坝等6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完成二里、温水、良村、寨坝中心小学建设。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建成投用县中医院大楼,完成二郎、官店等9个镇卫生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生育两孩政策,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紧紧依托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0人,完成技能培训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98.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四是着力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切实稳定市场价格,坚决打击各种价格欺诈、价格垄断、违规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完成土城景区旅游商品价格明码标价和乡镇污水处理收费征收标准调整等工作。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平安习水”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95%以上;狠抓安全生产,扎实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煤矿等专项整治,确保实现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六是扎实抓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十件民生实事”。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开展市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推进小型水利产权制度、乡镇集镇供水管理体制、林权抵押融资、县级公立医院等改革工作,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二是切实转变职能。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放管服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完成全县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负面清单,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全面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三是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按照“面向全国,向北挺进,链接周边”的开发战略,深入研究融入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围绕大数据、大健康、大医药、大旅游、山地高效农业和新型建筑建材等产业广泛招商,盯紧500强企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确保新引进项目50个以上,到位资金175亿元。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惠政策,积极为企业提供金融、土地、厂房、供电等要素保障,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培育壮大一批领头企业。着力引进价值链高端的优质项目入驻习水,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各位代表,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锁定,重任在肩。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用锐意改革的新精神,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用新举措落实新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