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十年,习水卫生健康事业谱新篇

发布时间: 字体:
索引号000014349/2022-3906827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发文日期2022年08月29日
文号是否有效
标题回首十年,习水卫生健康事业谱新篇

十年振兴路,一曲奋进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水县狠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瓶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举措,关注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积极推进“健康习水”建设,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探路医改深水区,增强群众获得


习水县人民医院温水分院开展CT检查

纵观十年,习水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下沉、提升”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不断强化综合医改组织领导,深入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区域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得到提升。

我县是2019年国家批复的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建设初期,我们按照“总院+分院”的模式,由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牵头,各组建1个医共体。当时,由于总院实力不强、乡镇基础薄弱,小马拉大车,推进缓慢,困难重重。

后来,我们调整了建设思路,紧紧围绕“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和为分级诊疗打基础的工作目标,由“遍地开花”转向“突出重点”,形成现在的“龙头医院带中心、中心乡镇辐射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建设模式,以地域相近、方便带动为原则,全县划分为5个片区,建立了5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别由“一西一中”牵头带动。以它们为枢纽,对上承接总院、对下辐射带动片区内的其它卫生院,有效解决小马拉大车的现实问题,提高了县级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改革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努力,5个中心卫生院的改革成效十分明显。从定量的监测数据上看,在五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下,以前外出就医的病人又回到了县内就医。2021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2.55%,5家中心卫生院门急诊人次从2020年23万上升到2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3%。住院病人从2.2万上升到2.5万,同比增长了13.6%。

在习水县人民医院温水分院副院长任家宽的记忆里,过去,老百姓有点头疼脑热,都爱往大医院跑,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一天下来也就十来个患者。如今,群众对基层医疗的信任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来基层看病。

项目建设强基础,提升服务“硬”实力

习水县新建中医医院

“老住院楼破旧昏暗,看病难、停车难、床位紧张,现在环境好了,医生护士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仪器设备也更加先进了,好些病在这就能治,不用往外地三甲医院跑了,方便多了。女士的家人在县中医医院住院有一阵子了,对于这里的就医环境和诊疗条件,她和家人很是满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水县卫生健康局不遗余力,全面推进卫生健康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改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环境。累计投入资金18.1亿元,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新建或升级改造,实现县人民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建成投用、县中医院实现整体搬迁,新建的杉王、九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用。24个乡镇(街道)卫生院、200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完成8个深度贫困村和3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县医疗机构核定编制床位2367张,实际开放床位3440张,千人床位6.55张(已达小康标准)

同时,习水县累计投入资金约2.1亿元,不断优化配置和更新医疗设备;2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建成投用县域心电、影像、检验、远程会诊四大中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互联互通,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覆盖,县中医院建成5G远程会诊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2022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72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家(三级综合县人民医院1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家,民营医院8家(二级专科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7家,诊所48家,医务室4家,村卫生室363全县执业(助理)医师1253人、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39人,全科医生157人,万人全科医生2.99人;在岗乡村医生427人,乡村医生100%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4512,千人卫生技术人员8.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23(其中正高职称22)、中级职称495人。

卫服务强体系,人民健康有保

奔波在田坎间的家庭医生

“喂,张大爷吗?你这两天怎么样了?感觉好些了吗?”这是习水县杉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医师第二次电话回访出院一周的张大爷。

“好多了,你给我说的注意事项我都注意着呢,没啥,放心吧。”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话回访,是我县狠抓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扎实开展与有效落实,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十年来,我已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全覆盖,内容涵盖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12大类。累计建立居民电子档案534255份,建档率为93.9%;高血压患者管理42990人,完成任务率102.36%;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10563人,完成任务率105.63%;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340人,检出率(在册率)为4.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传染病监测和防控有序推进,建立了完整的监测网络和体系,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平均水平以下。

回首过去,成绩鼓舞人心;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习水县卫生健康系统4500名干部职工始终努力奔跑、逐梦前行。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硬作风、提升新本领,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在实现习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续写气势恢宏的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