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优化前,习水县共有自然保护地7个,面积74972.19公顷。2023年整合优化后,习水县共有自然保护地6处,总面积共计52755.52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6.87%。涉及自然保护区2处,分别是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水段);自然公园4处,分别是贵州习水国家森林公园、贵州习水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贵州遵义习水箐山省级森林公园、贵州习水省级风景名胜区。
2025年6月,根据《国家林草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函》(办函保字〔2025〕260号)及《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函》要求,经研究论证,根据《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规则》,对习水县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拟作如下调整:
一、拟撤销:不涉及。
二、拟归并:根据《规则》的“归并”规则第三条“省级风景名胜区与其他各类国家级自然公园归并的,由各地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保护管理目标、现行管理条件等因素,自行确定归并后类型”要求,以及同一县域内多个自然公园,面积小、功能相近的归并为一个自然公园,便于管理。习水县将贵州习水国家森林公园、贵州遵义习水箐山省级森林公园、贵州习水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贵州习水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并为贵州习水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7245.32公顷。
三、拟回填:习水县涉及永农占比超过90%的“天窗”数271个、面积279.55公顷,其中:回填“天窗”数4个、面积1.18公顷,不回填“天窗”数267个、面积278.37公顷(50亩以上不回填“天窗”数12个、面积66.03公顷,矛盾地块不回填“天窗”数255个、面积212.34公顷)。
习水县不涉及其他情况“天窗”回填。
四、拟管控分区优化:习水县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面积27808.74公顷,一般控制区24947.96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27808.74公顷,一般控制区17702.64公顷;自然公园按一般控制区管理,总面积7245.32公顷。
本次不涉及管控分区优化。
进一步整合优化后,习水县自然保护地总数量由2023年整合优化的6处变为3处,总面积由52755.52公顷增加至52756.70公顷。现将习水县进一步整合优化成果向社会公开公示,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将修改内容、修改理由采取书面形式反馈,并签署真实姓名、所在单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电子邮箱反馈至习水县林业局。
公示期:2025年9月24日—9月30日(5个工作日)
电子邮箱:358374939@qq.com
联系人:吴贞文
联系电话:0851-22732380
附表:习水县整合优化前后自然保护地情况对比表
习水县整合优化前后自然保护地情况对比表 | ||||||
序号 |
保护地名称 |
类型 |
级别 |
优化调整前面积 |
调整后面积 (公顷) |
备注 |
1 |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区 |
国家级 |
51375.62 |
45053.64 |
|
2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国家级 |
458.7 |
457.74 |
||
3 |
习水县大杉树县级自然保护区 |
县级 |
9.16 |
0 |
2021年整合优化归并入贵州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 |
4 |
贵州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
森林公园 |
国家级 |
14020.73 |
0 |
归并至贵州习水省级风景名胜区 |
5 |
贵州习水箐山省级森林公园 |
省级 |
203.76 |
0 |
归并至贵州习水省级风景名胜区 | |
6 |
贵州习水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
湿地公园 |
国家级 |
249 |
0 |
归并至贵州习水省级风景名胜区 |
7 |
贵州习水省级风景名胜区 |
风景名胜区 |
省级 |
8655.22 |
7245.32 |
|
合计 |
74972.19 |
5275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