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返回上一页

AIIC2024 酒业大会 | 习水产区“五个好”“五个高”彰显强劲发展态势

发布时间: 2024-11-25 09:49 字体:[]

11月22日,以“传承经典 创新无界”为主题的AIIC2024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在海南海口召开,习水作为备受瞩目的产区,受邀参加了开幕式暨名优烈酒产区圆桌对话。

会上,习水县委常委、习水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田勇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交流,以“五个好”“五个高”全面而生动地概括了习水产区的独特优势与蓬勃发展态势。


下面是“五个好”“五个高”内容
资源禀赋好

习水产区地处黔川渝结合部枢纽位置,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良好。号称美酒河、生态河、英雄河、美景河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赤水河在习水县境内长达45.6公里,在赤水河流域近200平方公里的河谷地带,优质的水源、良好的生态、独特的矿物质、神秘的微生物群,造就了神秘独特的酱酒酿造环境,赋予了赤水河酱香型白酒特有的灵魂和魅力。习水产区正好处于最适宜酿造酱香白酒的赤水河中段,酿造环境具有独特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是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2019年荣获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

产业规模好

习水产区规划面积为68平方公里。目前,习水产区共有涉酒企业215家,规模以上企业33家;其中酱酒企业17家,万吨以上酒企8家。中国酱酒的两大龙头企业茅台集团和习酒公司,分别在习水产区布局了茅台酱香系列酒、习酒各10万吨产能,现已分别形成产能5万吨和7万吨。同时还建成了安酒、小糊涂仙、洞酿洞藏、习湖、宋窖、中赤、承天门等知名酒企,基本形成了酱酒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特色。

2023年,产区白酒产能18.6万千升,产量16.2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346.8亿元,总产值245亿元。习水酱酒产能约占全国酱酒的26%,习水酱酒销售收入及利润约占全国酱酒的15%,习水产区成功跻身全国白酒七大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酱酒第二极。到2030年,白酒产能将突破35万千升,产量突破30万千升,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配套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建成千亿级的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和百亿级的酱酒配套产业基地。

品牌定位好

习水产区形象定位是“绿色主产区·酱酒新高地”“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发展定位是千亿级“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酒类流通与消费绿色推荐产区”。一方面,习水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精选优质原料,严格“12987”传统酿造工艺,依托产区独特的生态和微生物环境,确保产区酿造的每一瓶酒都是生态酒、优质酒、健康酒、品牌酒。另一方面,习水坚持以绿色为底色,把品质和品牌建设作为产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以习酒、茅台酱香系列酒两大头部品牌为引领,带动产区中小型酒企齐头并进,基本形成了安酒、小糊涂仙心悠然、洞酿洞藏、承天门、赤水河等优质酱酒品牌,陈道明、姜文、梅西等国内外明星纷纷为习水产区产品代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华樽杯”第十六届企业品牌价值评议习酒品牌价值达2896亿元,习水产区已经形成了优质产区公共品牌保障、头部品牌引领、中小品牌支撑的品牌化品质化发展格局。

创新动能好

习水产区既坚持传统古法酿造工艺,又坚持用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潮流。首先,利用信息化数字化为发展赋能。引进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建设了一批数字化酿酒车间和智能化包装车间。其次,推动产区企业围绕酱酒生产、包装、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模式等进行整合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再次,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产区内已建成多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习酒公司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余项,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投资价值好

可以从三个维度看习水产区投资价值:一是从政策维度看。习水产区是国务院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的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是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的赤水河流域优质酱酒核心产区。二是从产区酱酒产品的属性看。习水产区酿造的优质酱酒不但是时尚的消费品,还是有文化的收藏品和收益率较高的投资品。三是从价值链维度看。2023年酱酒产能占全国白酒产能的11.9%,销售收入却占全国白酒销售的30.4%,利润占40.4%。随着当前白酒行业结构深度调整,酱酒行业表现为资本向优质产区集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市场向知名品牌集中的“三个集中”特点。习水产区作为优势酱酒产区,可以说是未来中国白酒产业的制高点,谁抢占了习水产区这个制高点,就是占据中国未来白酒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规划建设高起点

习水产区对标一流产区,科学规划布局,实现集群化发展。一是科学发展定位。习水的定位为建设赤水河流域优质酱香酒核心产区,构建具有习水地域特色的酱酒产业体系,将习水产区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白酒产区样板”以及千亿级“绿色主产区·酱酒新高地”。二是科学规划布局。统筹考虑空间、规模、产业三大因素,在68平方公里产区范围规划布局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白酒产业集聚区以及两个片区配套产业基地。三是严格准入标准。产区范围内原则上不布局发展除酱香白酒及配套产业外的其他产业,并且严格执行“三个不能进”标准,即:投资规模1万吨以下的不能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能进、不按照3A级以上景区标准规划的不能进。

生态保护高要求

一是厚植绿色发展优势。习水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较好的26个县域之一。去年9月在习水召开中国酒业绿色发展大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习酒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贵州安酒获评省级绿色工厂。二是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取消赤水河主干流排污口,提标建设2座兜底污水处理厂,拆除流域小水电站62座。流域生态红线保护面积89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3%。全面执行清洁生产,完成“四改工程”。同中国环科院合作开展白酒企业中水回收利用试点。三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建设习水酒糟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武汉路德集团酒糟资源化利用项目,获省发改委授予“省级循环改造重点园区”。

项目投资高速度

近年来,习水产区围绕酱酒及配套产业,规划了总投资近600亿元的项目库。并且先后实施了习酒公司系列技改、茅台和义兴公司技改、安酒3万吨技改、史丹利中赤酒业项目、首农集团承天门项目等重大项目,2024年产区实施酱酒产业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449.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0亿元。近五年共实施固定资产项目49个,计划总投资541.8亿元,已经完成投资291.7亿元,近五年新增白酒产能12万千升,产区发展动力强劲。

招商引资高质量

产区制定专门的白酒产业链招商顶层设计,完善白酒产业链“一图三清单”,围绕白酒产业链、包材产业链、酿酒装备制造产业链、循环产业链、物流产业链、白酒销售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等精准招商,完备的产业链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优化企业办事流程,实行全过程服务,近年来成功引进了北京联美集团、步长集团、北京首农集团、山东史丹利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习水产区。近五年来,累计引进白酒产业类项目55个,合同投资金额497.7亿元,已经累计完成到位资金135.1亿元。

发展环境高效率

一是产区组建15个白酒项目专班以及10个重点企业服务专班,聚焦审批服务、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政策争取等内容,在前期手续审批、用地、融资、环保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过程服务。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习水产区投资约9亿元建设供水管网80公里;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供电线路100多公里;投资约10亿元建设产区道路90余公里;投资1.2亿元建设1个天然气综合储配站,63公里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4G基站1000余个,5G基站500余个,为企业发展提供水电路气讯等要素保障。三是推动形成低税费、低物流、低要素、低融资、低土地房产的“五低”产业投资环境,将习水产区打造成中国酱香白酒投资洼地。

记者:罗 金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