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镇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返回上一页

乡村行·看振兴 | 永安镇:特色养殖奏响致富欢歌

发布时间: 2024-12-05 16:21 字体:[]

冬日晨曦初破,当新日的光辉,唤醒了永安镇这片麻羊栖息的宁静天地。成群“整装待发”的麻羊,灵动悠然地自羊舍涌出,在牧羊人们的轻声吆喝与引领下,踏上了属于它们的“旷野”。

在永安镇大坪村黔北麻羊家庭农场内,农场负责人张集勇趁着麻羊放养的间隙,正忙着将草料装仓入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把草料备足,好让羊儿安心过冬。”张集勇告诉记者。

张集勇与黔北麻羊的结缘开始于2016年,彼时的他,没有养殖经验借鉴、没有销售渠道依赖,有的只是他对麻羊养殖的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养殖初期,无论是羊舍搭建、麻羊选种还是草料配比,他都慎之又慎。随着不断的观察记录、总结分析,八年间,在张集勇的悉心照料下,麻羊从30只到150只再到现在的600只,他的“养羊经”越来越熟练,已经成为一名专业的养羊人。

“养羊不仅是一门技术活还是一份责任与坚守,从小羊羔到成年羊,喂养周期长、利润薄,充满着变数与挑战,但我始终坚持‘提纯复壮’的养殖喂养理念,将肉的品质与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谈及麻羊为何畅销时,张集勇道出了他的养殖秘籍。在年逾半百的知命之年,张集勇的儿子也加入到麻羊养殖的道路上,越来越多两代人的传承与接力,为麻羊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黔北麻羊作为永安镇的支柱性产业,一直备受关注。在永安镇,和张集勇父子有同样想法的养殖户也不在少数。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养殖的多元化发展,进行麻羊、生猪、肉牛等特色养殖及相关肉类的餐饮服务,成功构建起一条完整且有活力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永安镇因地制宜,以“特”破局,围绕“扩群增量、提质增效”总体目标,继续推广“小规模·大群体”方式,用好财政衔接资金产业奖补到户政策;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及主动靠前服务,做好疫病防控,推动麻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全镇依托‘公司+家庭农场、大户+散户’等养殖模式,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养殖,充分发挥大户示范引领作用,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好机遇,发展特色养殖业,养殖的牲畜品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永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龑说道。

2024年永安镇实施黔北麻羊“50+2”项目29户80余组,其中散户21户42组,家庭农场8户40余组;2024年省外购牛650余头。目前,全镇存栏生猪29365头、牛5986头、羊25368只;家庭农场有19个。

如今,特色养殖产业已成为永安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据统计,全镇带动农户参与养殖率达55%,其中养殖大户共121户。下一步,永安镇将继续加大特色养殖产业扶持力度,利用加工厂把全镇麻羊及周边乡镇的麻羊进行集中加工,开展线上线下销售。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让特色养殖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记者:刁苓沙  罗霜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