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镇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返回上一页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 | 黄金坪村:打卡“怀旧地标” 重回旧时光

发布时间: 2024-12-23 17:39 字体:[]

在记忆的幽深处,总有那样一些意象,如泛黄的旧照片、刻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总能轻轻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弦。

习酒镇黄金坪村水队组高大挺拔的黄桷树。

走进习酒镇黄金坪村水队组,一棵高大挺拔的黄桷树,树根盘根错节,枝叶繁茂葱郁,静静伫立在路旁。作为一种高大落叶乔木,它的落叶规律并不遵循我们常见的“秋落春生”模式,而是选择在冬春交际或春季进行大规模落叶,“逆时令”落叶也让它变得与众不同。

它的树龄220年,胸径108.3cm,是县三级保护的古大珍稀树。岁月在它粗壮的树干上刻下了深深的纹路,犹如时光的竹简,记录着大树与自然万物的互动,也承载着人类与这片土地的情感纽带。

岔角码头依偎在悠悠赤水河畔,两岸层叠山体的阴影倒映河中,参差而富有美感。

不远处的岩寨村,岔角码头依偎在悠悠赤水河畔,两岸层叠山体的阴影倒映河中,参差而富有美感。码头的铁梯、扣船的铁环及墙壁中向上生长的树木,那些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岁月里的往事。

岔角码头留存的刻度线。

曾经,岔角码头作为热闹非凡的交通枢纽,河两岸的煤矿及河运优势赋予它蓬勃的生命力与重要地位。行走在码头的石阶上,恍惚间,仿佛还能看到搬运工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号子声、货物装卸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见证着商船如织、旅人熙攘,往昔的繁华盛景又跃然眼前。

富有年代记忆的岔角码头。

码头旁的岩寨村,一座座老屋静静地矗立着。岁月的痕迹爬满了每一块砖石,留下的斑驳墙壁、褪色门窗,像是沉默的见证者,见证了码头的兴衰与变迁。

因航运和煤炭生产,岩寨村也曾辉煌一时。那时的街道上人头攒动,街边的店铺生意兴隆。然而,时光流转,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能源结构的调整,让煤炭产业逐渐式微,航运也不再如往昔那般繁忙。码头渐渐冷清下来,曾经的喧嚣逐渐远去。

岩寨村老屋保留的老物件。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仍有人怀念岔角码头的旧时光。在那里,时光很慢,生活很简单,每一个瞬间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与温暖的烟火气。那份质朴与宁静,成为人们心中一抹温暖而又略带惆怅的记忆亮色。

岩寨村的怀旧记忆。

当时间来到盛夏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像是无数碎金在跳动。此时的黄桷树与岔角码头,仿佛被时光定格。人们伫立于此,思绪飘飞,或缅怀过去,或畅想未来,在这一方被时光眷顾的角落,找寻着心灵的慰藉与安宁,尽情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悠远。

记者:刁苓沙 罗金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