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相关部门:
现将《同民镇2023年粮食生产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同民镇2023年粮食生产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粮食安全保障政策,根据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下达2023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计划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稳粮保供,增产增收”为主线,围绕“两稳两扩一增”的思路抓好粮食生产,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切实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单产提升、油料产能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提升、种子种苗提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六大工程”,切实提升粮油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二)目标计划。2023年,全镇全年计划粮食种植面积23100亩,产量6511吨。其中:水稻5400亩,产量2430吨;玉米2800亩,产量1176吨;高粱3500亩,产量840吨;秋收杂粮400亩,产量24吨;大豆1600亩,产量144吨;秋收杂粮400亩,产量24吨;红薯1100亩,产量253吨;马铃薯5500亩,产量1265吨;小麦1500亩,产量308吨;夏收杂粮1300亩,产量71.5吨。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稳定粮食生产。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3100亩,稳定总产量6511吨以上,提升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二是杜绝耕地撂荒。要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巩固2022年撂荒耕地整改成果,加强推进闲置土地治理,确保春耕春播实现满栽满种。三是提高复种指数。推广稻油(薯)轮作、玉米套甘薯(马铃薯)、高粱套大豆(甘薯)等耕作技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四是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有经果林、花椒地间套种大豆等矮秆作物模式,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二)加强耕地安全保护。一是各村(社区)要摸清耕地底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非粮化”增量,减少“非粮化”存量。二是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控,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油菜和饲草料等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用来种粮食,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三)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是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大力推广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种养循环利用;种植绿肥、肥田萝卜、豆类等肥田农作物,提升耕地肥力。二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围绕绿色、优质、高产思路,以优良品种为核心,推广“水稻两增一调”、“玉米一增五改”、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生产等集成技术模式覆盖率90%以上,努力提高粮食单产。
(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产品结构布局,不断提升镇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支持种粮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品牌;引导企业推行订单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升质量效益。
(五)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一是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运用,积极推广主要粮油作物科学施肥技术,加强科学施肥宣传引导,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二是强化病虫害监测防控。不断优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提高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理化诱控产品使用量,力争粮食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全覆盖。引导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新型植保机械、高效低风险药剂和精准施药技术。三是继续实施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用薄膜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六)提升农机综合水平。按照引导、推动、扶持、服务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机、农艺、农田建设、农业经营方式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服务组织形式与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加快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推广山地适用农机具,逐步合理配置农机具结构,农机作业条件有效改善,推动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七)狠抓技术示范带动。一是组成水稻、有机高粱、大豆玉米、马铃薯指导团队,分作物、分环节重点到村到组到田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二是粮油生产示范。持续打造水稻、有机高粱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在长安村办县级领导水稻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不少于500亩,在红旗村、长安村分别办镇主要领导红梁生产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不低于500亩,在同民村办分管领导红梁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不少于300亩,在示范点内全面推广粮油高产品种和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粮油种植管理技术水平。
(八)加强灾害预警应对。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小视频、抖音、小程序、短信等普适性强的多媒体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农业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加大粮油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实现“愿保尽保、应保尽保”,提高防范自然风险的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粮食生产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 长: 王娅娜 镇党委书记
王安印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 组 长: 张 洪 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舒家龙 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梅皋桢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罗太艳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兼副镇长
曹 庭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罗奇举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民分局局长
成 员: 胡月修 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人
袁志明 镇纪委负责人
王小龙 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
各村(社区)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王小龙同志兼办公室主任,陈园林、袁安福、任开富负责具体办公。
(二)压紧压实责任。2023年粮食生产实行区域图斑管理,各村(社区)要把任务落实到组、到经营主体、到农户、到地块,并建立各类作物种植到户台账。
(三)强力保障物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物资储备供应,引导经营主体备足粮食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分局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要持续开展农资打假,确保粮食生产物资保质保量供应。
(四)强化宣传发动。各村(社区)要利用群众会、宣传车、广播喇叭、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粮食生产政策。农技干部要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到“地不能空、人不能闲”。
(五)严格考核运用。各村(社区)要算好时间账、任务账,不折不扣完成粮食生产各项任务,对工作推进缓慢、任务不落实的村(社区),镇纪委将进行问责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