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临街道办事处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返回上一页

乡村行·看振兴 | 马临街道:养好“生态”羊 拓宽“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24-12-09 10:20 字体:[]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羊棚时,邓以刚已经给一个圈舍的100余只羊送完“早餐”了。

养殖大户邓以刚正在喂羊。


邓以刚是马临街道庙坪村的养羊大户,主营育肥羊。每年羊出栏量约400只,尤其是冬月、腊月销量最好时,每年产值可达120万元。“我们本地喂养的黔北麻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没有膻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尤其在北上广地区市场一路走俏。”邓以刚一边忙碌一边跟记者分享道。

棚舍里一只只的麻羊。


近年来,马临街道全力推动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不断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坚持引育龙头企业延伸链条,逐步实现肉羊产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完成了以肉羊为主向肉奶羊并重转型,探索出了“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的现代羊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养殖场里的麻羊。


走进习水万源奶山羊繁育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羊儿们在圈内欢快地蹦跳着。“我们主要以养殖奶山羊为主,目前每天的产量大约一吨,预计到明年产量能翻一番。”基地负责人徐同林介绍道。

万源奶业航拍图。

通过对龙头企业的引进,万源奶业进一步优化现代养殖方式,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途径,助力群众增产增收。“现阶段已经在辖区内发展代养200余只,下一步,将按照整村推进的模式继续扩张,预计到2025年达到2000只的规模。” 徐同林说道。

奶山羊养殖场。

万源奶业只是马临养好“生态”羊、拓宽“致富”路的一个缩影。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马临街道加快养殖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转型升级,打造高标准绿色养殖示范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了区域示范、帮扶户代养、就业增收、带动群众科技养殖等多业态模式,有力推动马临街道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罗利飞 谢永恒 姚瑶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