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关于印发《二郎镇创建健康乡镇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

发布时间: 字体:
索引号000014349/2023-2087843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发文日期2023年07月07日
文号二郎办发〔2023〕57号是否有效
标题二郎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关于印发《二郎镇创建健康乡镇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

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0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通知》《省卫健委关于印发<贵州省2019-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贵州省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促进与教育项目实施方案》《遵义市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促进与教育项目实施方案》《遵义市2021年“深化爱卫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习水县创建健康促进县工作实施方案》《习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市级健康乡镇建设的通知)》要求,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倡导树立科学健康观,促进健康公平,营造健康文化,对于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我镇创建健康乡镇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为目标;以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普及健康知识;强化干预和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着力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抓好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二、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健康乡镇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一)二郎镇创建健康乡镇工作领导小组

      袁吉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段逢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王建波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导员)

廖富强二郎派出所所长)

  市场监督管理局二郎分局局长

镇党政综合公室负责人

  镇纪委副书记

  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二郎卫生院院长

  二郎中学校长

瞿小川二郎中心小学校长

(镇财政所负责人)

杨伦波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赵成前 (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

(镇公共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祁桂化社会治理办公室负责人

  公共安全办公室主任

胥明先(镇党务服务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各村(社区)支部书记

办公室下设在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段逢援同志兼任,王飞负责具体办公,成员由各部门联络员组成,负责进行具体协调工作和对项目进展进行督导检查。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动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乡镇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营造健康氛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二)关键指标

1.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出台健康乡镇的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2.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20%、40%、30%、30%、20%。

3.居民健康素养在2022年基础上提高20%,或高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

4.成人吸烟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政府主导。二郎镇党委、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将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建立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乡镇创建领导协调机制,部门职责明确。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将健康乡镇创建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给予支持,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2.部门联动。建立覆盖政府有关部门、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的健康工作网络,每个单位有专(兼)职人员承担创建健康乡镇工作;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创建专业网络,每个单位有专职人员承担创建健康乡镇与健康教育工作。

3.制定方案。一是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和需求评估。认真分析我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多部门健康相关政策研究情况,创建健康乡镇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二是确定优先领域。研究我镇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重点人群和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提出创建健康乡镇工作策略和措施。结合健康乡镇创建评价标准,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并定期评价干预效果适时调整干预的优先领域。

4.开展培训。采取逐级培训、分类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乡镇创建工作的认识,提高创建健康乡镇工作能力。

(1)针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创建健康乡镇网络人员。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对创建健康乡镇理念、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的认识,提高其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2)针对卫生健康部门。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乡镇创建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提高开展二级培训的能力。

(3)健康创建与教育专业人员。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创建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熟悉健康素养、烟草控制、优生优育等基本内容。掌握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健康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和现场调查等基本专业技能。

5.督导考核。建立健全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定期了解各项工作进展,听取村(社区)、各部门和居民的工作建议并及时梳理相关问题,落实工作措施。定期监测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开展项目技术评估。

(二)制定健康政策

1.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组织健康教育宣讲团向村(社区)和各部门负责人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新政策制订时增加健康影响评价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相关部门和村(社区)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开展部门协作的健康创建行动。针对辖区内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开展针对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健康老龄、环境与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的跨部门健康行动。在多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方面取得创新。

(三)建设健康创建场所

1.建立健康乡镇创建场所建设工作机制。在辖区内全面开展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和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建设50%健康村,建设20%健康家庭。建设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提高场所内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素养,发挥健康乡镇场所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建设健康的公共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营造健康的公共环境。无烟环境是健康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四)建设健康文化

1.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开展健康教育类宣传,积极宣传健康乡镇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设立健康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组织开展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卫生日时段内,多部门联合、深入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2.资源整合。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为重要抓手,充分整合卫生健康系统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利用好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婚育新风进万家、卫生应急“五进”活动等平台,加强健康传播,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五)建设健康环境

城乡布局合理,推进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建设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影响因素有所改善或达到一定水平,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建设无烟环境,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六)培育健康人群

根据本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薄弱环节,制定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规划或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重点人群、重点问题的健康素养。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经过建设,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吸烟情况、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有所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五、成员单位职责

(一)党政综合办公室:印发健康乡镇创建工作方案,将健康乡镇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每年按要求召开领导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监督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做好创建健康促进乡镇的宣传工作,大力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提高全民对健康乡镇创建工作理念和策略的认识,为创建健康乡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开展媒体交流,重点倡导宣传健康乡镇工作新理念,促进单位出台的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

(二)纪委办:开展多部门参与的联合督导。

(三)财政所:落实健康乡镇所需经费,加强对健康乡镇创建工作经费的监督管理。

(四)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制定中长期全民健身发展规划,提供数量足够的全民健身器材;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对申请登记的健康领域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登记。推进医养融合,开展健康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健康和养老服务建设。将健康促进融入医疗保障政策;加强医疗保障政策宣传;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五)中、小学:负责抓好创建健康学校的工作:开设健康教育课;在校园内实行全面禁烟,创建无烟学校;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健康网络;按照《健康学校评价标准》和《健康学校评价指标体系》,辖区内50%的中小学校要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六)综合执法大队:要研究解决影响公众健康问题的政策和策略;辖区内的垃圾清运、清扫保洁、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厕管理等要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要求;认真抓好健康乡镇创建工作。

(七)卫生院:开展健康医院建设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做好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在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服务和咨询,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加强医疗急救和卫生应急工作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为住院老人提供全程健康管理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使用率监测;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推行全面禁烟,指导全面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餐厅创建活动,加强对商场、车站、宾馆等公共场所的控烟宣传和监管,营造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和管理,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辖区内的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健康医院标准;协调村卫生室深入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负责做好基层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八)公共管理办公室:结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基本制度,参与制定健康乡镇工作年度计划和有关规划;组织开展因环境因素影响健康的咨询服务,并展示相关文件及资料;辖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要达到国家卫生乡镇标准要求。

九)市场监管局分局:研究解决影响公众健康问题的政策和策略;加强监督检查,辖区内所有食品和餐饮行业的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卫生乡镇标准要求;组织开展并监管好食品和餐饮行业的禁烟工作;负责做好本机关的健康促进创建工作。

(十)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做好健康促进工作的宣传,将其融入水务工程建设中;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饮用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十一)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提供自行取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居民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

(十二)各村(社区):按照创建标准和评价指标,负责做好辖区内健康乡镇创建和评选工作;落实好本村(社区)健康创建工作。

六、时间安排

参照习水县健康促进县创建阶段时间,县健康促进县项目实施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3年6月。建立创建健康乡镇工作机制,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开展基线调查并确定优先领域,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2023年7-10月。制订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场所,针对优先领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开展监督指导。

第三阶段:2023年11月上旬,迎接县级评估;

第四阶段:2023年11月下旬,迎接市级评估;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在二郎镇创建健康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健康乡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做到领导统领推动,各部门综合协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推进。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社会互动、群众参与”良好社会氛围。

(二)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本计划中承担具体指标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各部门、村(社区)相互沟通、协调,做到信息共享、资源融合,通过强化沟通协调,加强镇属部门的横向联动和乡镇、村的纵向联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的推进新格局。

(三)建立健全健康乡镇创建体制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和各部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各部门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制定多部门创建健康的公共政策,共同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四)建立创建健康乡镇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覆盖村(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创建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康创建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和相应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健康创建专业人员队伍。卫生院要建立覆盖辖区内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与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创新健康创建工作机制。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健康创建工作,探索多元健康创建工作模式,提高健康社会效益。四是加强经费保障。对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创建项目补助资金要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五)督促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将开展专项督导,针对各单位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组织领导、政策开发、场所建设、环境改善、活动开展、媒体倡导、居民参与和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及评估,并将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对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力的,将对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明确一名创建分管同志及一名联络员,负责落实健康乡镇创建工作任务,做好痕迹材料的收集整理及报送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