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永胜村,山间弥漫着独特的甜香。连绵的藤架下,饱满的猕猴桃缀满枝头,预示着今岁的丰饶。然而,时光若倒回半月前,这片承载着汗水与希望的“绿色财富”,却曾是压在全村心头的一块巨石。
“果子一天天成熟,我的心却一天天往下沉。”永胜村党支部书记马斗松站在田埂上,眉头紧锁。他随手摘下一颗猕猴桃,果肉晶莹,汁水充盈,“你看这品质,一点不输市场上的名牌货。可我们地处深山,交通信息都不便,好货也愁卖啊!” 彼时,数万斤优质猕猴桃面临滞销风险,村民们眼巴巴地守着“金果子”,却找不到通往市场的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让丰收的喜悦蒙上了一层阴影。
破局:一线牵线,政企合作结硕果
转机,始于一次次的叩门与奔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销售是关键一环。我们必须要让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把‘滞销’变成‘畅销’!”将村民的焦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驻村第一书记岑如兴和驻村工作队员王绍勇,下定决心要蹚出一条路来。
作为习酒公司派驻永胜村的第一书记,岑如兴深知,这正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绝佳机遇。他立即与王绍勇一起,精心整理永胜村猕猴桃的种植资料、品质特点和面临的困境,主动向习酒公司汇报情况,积极为永胜村的“宝贝”寻找出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的诚意与永胜村猕猴桃的优秀品质,终于叩开了机遇之门。在了解情况后,习酒公司高度重视,迅速决策,决定采取“以购代扶”的模式,一次性采购大量猕猴桃,作为员工关怀福利与客户情感回馈的佳品。
一纸协议,如同春风拂过,不仅瞬间吹散了笼罩在永胜村上空的阴霾,更彰显了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从派驻干部到派出单位,这条特殊的帮扶纽带,让政企合作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硕果。
从枝头到案头,是一场关于品质与信任的接力。为了确保这份甜“猕”能以最佳状态送达,岑如兴和王绍勇化身“品质总监”和“生产队长”,全程守护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他们组织村民进行专业化培训,统一标准进行精细分拣;他们精心设计、定制了环保且富有乡土特色的包装,让产品颜值与内涵并存;装箱现场,他们更是挽起袖子,与村民们一同奋战,汗水与笑容交织,共同为这份来自大山的馈赠保驾护航。“我们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确保每一颗猕猴桃都是我们永胜村的‘形象大使’。”岑如兴说道。
展望:名片打响,“钱景”可期
此次合作,不仅为永胜村带来了近2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解了燃眉之急,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像一把钥匙,为永胜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习酒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是企业回馈社会、履行责任的重要方式。我们很高兴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为永胜村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甜头”尝到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在岑如兴那本写满民情和村情的记事本上,未来的蓝图已然绘就,“销路打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借着这股势头,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引入更科学的管理技术,让这份甜‘猕’事业,真正扎下根、发出芽,成长为乡亲们手中可靠的‘绿色银行’和永久的‘摇钱树’。”
一颗颗小小的猕猴桃,串联起政企携手的同心协力,见证了驻村干部的为民初心,也承载着一个村庄关于富裕与振兴的崭新希望。永胜村的甜“猕”故事,正迎来最美的季节。
记者 江 勇 通讯员 王永蔓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