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遵义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五年过渡期 习水新答卷 | 井坝村:“空壳”破茧,化身“金窝”
字号:

“这雨一下,棚里的马桑菌又能冒头了!”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二里镇井坝村的食用菌大棚里,村党支部书记周会正弯腰查看刚种下的菌种,“放在五年前,谁能想我们这穷窝窝也能长出‘金疙瘩’!”

井坝村的蜕变,开始于2021年的换届。“当时村集体账户几乎是空的,年轻人全往外跑,有人说井坝村的土养不活人。”周会蹲在大棚里,看着整齐排列的菌棒,语气里藏着往事。这位曾被质疑“肩不能挑”的女支书,带着村两委班子踏遍了全村的山地,最终下定决心走“靠山吃山”的产业路。

2023年,村里首批10000棒马桑菌迎来采收季。“一开始没人敢试,我们党支部就先带头干。”周会记得,第一茬菌子卖出时,村委会的门槛都被村民踏破了。如今基地已扩至1.5万棒,还配套了烘干房做精深加工,“帮扶单位帮销,能人带货,去年光马桑菌就赚20多万元,今年预计再增10万元。”

村委会旁的农机库房里,七八台形式各样的崭新农机整齐排列。“以前收农作物全靠人力,一亩地要忙活好几天。”负责农机服务的村委会副主任余吉先扳着指头算账,“现在我们的机器不光服务本村,还辐射周边三个村,今年虽然还没有算收入账,但肯定能为村集体带来不少收益。”

产业鼓起了钱袋子,更唤回了远方的人。村头的养牛场里,残疾人万泽正给肉牛添草料,牛舍里20多头肉牛膘肥体壮。“当年带着工伤赔偿款回来,心里没底。村里帮我申请贴息贷款,还联系畜牧站的人来指导,现在一年能挣10多万元,养家糊口完全没问题。”

外乡创业者冯沛雄的金银花基地更热闹,4万多棵金银花种满了300多亩山坡,村民正忙着管护基地。“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在井坝村,一半原因是后家在这边有依靠,另一方面这里地理环境和营商环境非常不错,100多万元投在这里心里有底。”冯沛雄擦着汗笑道。

中秋前夕的分红大会上,井坝村8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们分成8支队伍自觉排队、登记、签字、捺手印、领取分红,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喜悦和期待,大家双手接过分红金,攥着一张张钱票子,数了又数,脸上的喜悦根本藏不住,全村3450名村民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大红包”。“全村12万元一分不少,家家户户都拿到了!”周会拿着分红清单,眼里闪着光。

五年间,井坝村从空壳村变成拥有7个集体经济项目、盈利150万元的“富裕村”,5.8公里产业路通到地头,污水处理厂、文化广场一应俱全。“我的小心愿还没实现呢。”谈及未来,周会眼里有了新的憧憬,“等集体经济再壮大些,争取给全村人交医保,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发展的甜头。”

夕阳西下,金银花田的香气漫过村庄,商贸服务站的灯光亮了起来。这个曾经的“山窝窝”,正以产业为笔,以新风为墨,续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记者:张川 罗金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