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遵义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五年过渡期 习水新答卷 | 良村吼滩村:红绿织锦绣,“滩头”起新篇
字号:

生态坝区四季常青,林下采摘硕果累累;梅溪河战斗遗址松柏环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风景如画……从红色遗迹的唤醒到绿色产业的崛起,从民风治理的革新到生活品质的跃升,良村镇吼滩村一步步把幸福家园的愿景变成可触可感的实景,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良村镇吼滩坝区。

吼滩村作为中央红军两次转战经过的地方,梅溪河战斗遗址等十余处革命遗迹在此留存。但昔日的吼滩,红色资源藏于山间,未显光芒。

良村镇吼滩红军总政治部驻地旧址。

如今,作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吼滩村修缮红色旧址,建成红军吼滩红军总政治部驻地旧址展馆,配套建设红色传承文化服务站、红色传承服务中心、特色墙绘等基础设施设备。红色元素随处可见,红色记忆触手可及,红色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浸润着村庄的每一寸土地。

“我们自今年8月份全面开放参观以来,累计接待游客已近一千人次。”吼滩村党总支书记冯文献介绍道。

良村镇吼滩红军总政治部驻地旧址的馆内展陈。

红色是根脉底色,绿色是动能。吼滩坝区一千余亩沃土,曾以“要吃米到吼滩”的美誉闻名黔北。目前通过规模化、科学化发展,成为村民的“钱袋子”。

良村镇吼滩村猕猴桃产业种植基地。

在种植大户赵伦福120多亩的猕猴桃基地里,翠绿的藤蔓爬满支架,层层叠叠的叶片间缀满个大饱满的猕猴桃。“今年挂果量约30万斤,预计总产值可达120万元左右。”赵伦福算起了幸福账。

良村镇吼滩村猕猴桃产业。

猕猴桃产业的崛起,是吼滩坝区产业升级的缩影。五年来,吼滩村依托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烤烟+高粱+蔬菜”的多元种植格局。同时,融合红色教育、农业采摘、体能拓展、参观体验等多业态形式,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优质服务,让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多多受益。

良村镇吼滩村知青农场改造前(旧)。

良村镇吼滩村知青农场改造后(新)。

“我们争取资金对知青农场民宿升级改造,中石油项目培训基地建设,实现增加旅游接待量2万人次以上。”吼滩村党总支书记冯文献说道。

产业兴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庄的“精气神”自然也要跟得上。今年9月新开业的党员群众积分兑换超市成了乡风文明的“助推器”。

良村镇吼滩村村民在积分超市挑选商品。

在这个超市里,毛巾、米面、食用油等日用品不用花钱买,村民可以用“文明积分”免费兑换。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评比、投身志愿服务、敬老孝老、邻里互助等活动都能获得文明积分,由此带动村民主动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

能攒分,见义勇为、邻里互助等更有额外奖励。定期的村民代表评议让积分实至名归。“积分超市开业,我们就近就能买到需要的生活用品,还能用文明积分免费兑换,特别实惠。”村民黄广开心地说。

良村镇吼滩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内的墙绘。

从传统村落到产业新村,从红色热土到幸福家园,吼滩村的五年发展,是“红”与“绿”的交响,是治与兴的共鸣。当梅溪河的流水映照着红色地标与绿色田园时,这个美丽的村庄正昂首阔步走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记者:任思宇 胡倩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