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遵义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习水 > 旅居习水 > 习水美景
习水乡村旅游:好大一片“凉” 好大一片“游”
字号:


“还是这边凉快点,重庆热得像蒸笼一样,这里不仅生态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还可早上看云海、中午在水上公路耍水,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真是个避暑胜地!”重庆市李大爷表示,今年他们一家人又决定在这里避暑。


初夏刚刚开启,李大爷一家就来到习水县北部的大坡镇,住进飞鸽村的乡村旅馆。他说,一家人去年就在这里避暑的,今年是第二次来。


飞鸽村是大坡镇乃至习水县出了名的康养度假“天然氧吧”,山高生态好,空气凉爽,负氧离子高,风景优美,是城里人特别是紧邻的重庆人夏天喜欢前来避暑打卡的好去处。


这里的飞鸽子景区与重庆市江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水相连,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达95.8%,年气温12.6—15.9℃,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景区古朴、自然、和谐的山水田园风光处处皆景,色彩斑斓的河谷阔叶林,郁闭幽静的森林浴场,丹霞水上公路穿梭成景,日出、云海、雾岚气象万千。春看花、夏避暑、秋观叶、冬赏雪,四季可游。



到目前,景区兴起农家乐49家、床位1930张,可同时接待游客住宿2300人左右。每个床位散客每天120元——180元标准收费,常住游客月2000元,经营收入高的农家乐年收入可达30万元左右,最低的也有8万元左右,平均达15万元。常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


这个200多户不足700人口的小山村,靠山“吃”山,把“凉资源”做成旅游“热蛋糕”,这样的好日子已延续了10余年。


大坡镇党委书记张金龙介绍,这些年,大坡镇乡村民宿加快补“短板”,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查缺补漏水电路讯设施短板,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全面打造美丽、干净、便捷的乡村环境。与此同时,镇级成立飞鸽林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筹推动全镇乡村旅游市场化运营,村(社区)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协会,构建“公司+协会+民宿”发展体系,将现有的1万张床位按照精品、优品、普通三个档次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督促引导民宿提档升级,开展品牌创建,服务标准认证,着力提升打造一批精品民宿、优品民宿。目前,全镇有精品民宿22间,优品民宿85间,普通民宿213间,床位10076个。


强经济,延链条。大坡镇发展“后备箱”经济,围绕杨梅、花椒、优质水稻、岩蜂蜜、秋水鸭、黔北黑猪、苗族刺绣等特色产业,“旅游+农产品”“旅游+手工艺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当地村民跟着乡村旅游转。张金龙说,“凉资源”不仅仅是“吃”和“住”。


      

硬件补,软件上。镇里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旅游专班,指导镇内民宿规范完善环保、卫生、急救、安全、消防等配套设施,常态化、多形式组织开展旅游接待、解说、农家菜烹饪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不仅如此,大坡镇新时代文明站(所)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劝导服务,宣传森林防火、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安全小常识和防范技巧等知识,引导游客主动践行文明旅游。这段时间,大坡镇抽调的15名镇村干部旅游专班,从维护旅游基础设施、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全方位做好准备打好基础,迎接夏季避暑游高峰的到来。

   

致力于打造“康养小镇·旅居寨坝”的寨坝镇,在打通服务度假避暑游客“最后一厘米”的“安全守护网”上下功夫,推动社会治理资源下沉到网格,整合基层行政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服务管理要素,按照“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实行部门包村、干部包组,下派61名包组干部纳入网格化队伍管理,组建安全工作巡查组,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劝导、食品安全检查、社区老旧线路排查等工作,切实保障游客出行安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16支队伍深入社区,开展“全民阅读”“红色宣讲”“环境优化”等志愿服务,让游客充分参与其中,实现由客体向主体转变,不断提高游客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住在习水,清凉一下。”这是习水对外推介旅游的广告词之一。上天赐予的“凉资源”,习水富足。习水全县森林覆盖率63%,年平均气温13.6℃,青山绿水间绵延130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5万公顷地球北纬28°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畅游飞鸽、三岔河等生态景区,可观丹霞奇景,可听飞鸽林涛。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中国避暑名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是习水“天然氧吧”“避暑天堂”最好的注脚。


“凉资源”激活康养避暑“热经济”,习水有着三个“硬核”条件:一是有自身资源,生态气候资源丰富。二是有重庆主打客源,地处黔川渝结合部区位优势。三是交通条件改善,交通大改善牵引旅游大发展。全力打好“旅居习水·避暑康养”这张旅游牌,让旅游产业真正“化”起来,成为习水县委县政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之一。



重庆“热”,习水“凉”,如何提升避暑旅游,习水一直在思考和破题。打开“冷门”,喜迎“热客”,习水,让四面八方的城市人,逐梦心中向往的那片清凉之地。


于是,结合全域旅游布局,习水县精准划定县城周边和县域东北部海拔高、生态好、毗邻重庆的大坡、寨坝、仙源等10个乡镇为乡村旅游创建示范区,以乡村民宿创建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下好整个一盘棋。


首当定标准,制定乡村民宿“有经营证照、有标识标牌、有服务前台、有配套用品、有厕所厨房、有水电讯网、有民俗文化、有特色产品、有生态车位、有花园菜园”和“景观卫生好,设施设备好,沟通服务好,安全保障好”“十有四好”创建标准,科学指导乡村民宿创建。


其次定政策,出台金融、土地和奖补政策,撬动乡村民宿发展。县金控集团协调金融机构开发3亿元乡村旅游融贷产品,按单户贷款不高于30万元标准,发放贴息贷款3830万元。按照县级评定标准,以标准级、精品级、优品级、每张床位1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标准。这些务实举措,有充分理由相信,必将迎来习水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轮春天。



如何“聚”人气,如何“卖”产品,习水打响避暑旅游宣传战。


线上推广,及时公布最新活动信息和旅游动态,强化与美团、携程等线上平台合作,推动线上订购,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


线下站台,通过大型广告牌、LED屏等媒介,并组织开展各类推介活动,如消夏避暑晚会、送戏下乡、广场舞大赛等文化类活动。创新“专班推动、市场带动、线上联动”营销模式,组建13个营销专班,深入重庆、泸州等“火炉”城市,进社区、进企业、进协会、进楼盘、进机关、进商圈开展宣传营销,引进游客入驻,带动产业升级。


这些日子,距县城不远的桑木镇土河村苗韵荷塘景区,乡村民宿和客栈的老板正忙着整理客房卫生,为迎接游客做好准备。“目前我们的民宿预订量已达60%,多是往年回头客,预计7月份游客会陆续入住进来。”村党支部书记穆升党说。


而山环水绕的程寨镇石门村,几年前还是贫困村,这几年通过丰富的“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一举成为习水有名的旅游村。到目前通过县评级验收的民宿共35家396个床位,旅游带动就业800余人,年旅游综合收入约1300万元,旅游带动人均年收入约3699元。


这些年,习水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大课题,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三年行动”,推动乡村民宿“点、线、面”示范引领、全域发展。到目前,全县成功创仙源镇福同村、马临街道沔山村、仙源镇小獐村、大坡镇飞鸽村、大坡镇田坝村等1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乡村民宿1942家床位26740张。其中,一大批省、市级星级农家乐、精品客栈、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示范民宿层出不穷涌现出来。


星星点灯,满天星辰,习水,好大一片“凉”,好大一片“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