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夯实基层堡垒,发展特色产业。”
“改善人居环境,引领文明乡风。”
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是全省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之一。近两年来,这个村相继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习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习水县五面红旗村示范村、遵义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根植红色血脉,夯实基层堡垒。青杠坡村大力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村级干部培养,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整合各级选派的乡村规划师、乡村营造师、产业指导员、党建指导员、乡村监督员组建“5人小分队”,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驻村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创建工作。通过党校、省农林业部门采取集中教学、现场指导等模式,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群众代表。开展支部结对,与贵州大学建筑学院党支部、习酒公司党支部等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推动双方党支部互访交流、资源共享、结对培训、共上党课。实施“党建+积分”制度,加强青杠坡村党员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管理。通过外请、内培等方式,培养村经营管理人才、市级领军人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推动与茅台集团、习酒公司有关党支部交流,利用帮扶资源开展党员培训。广泛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开展学生“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述大赛,孕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良好氛围。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制定红色遗址遗迹保护方案,结合青杠坡战斗遗址,妥善保护重要遗址遗迹,合理利用红色资源。围绕“有史可讲”,形成《青杠坡战史》《信仰》《誓言》等文艺作品,完成红色美丽村庄资料汇编。组织青杠坡村党员和群众代表,通过宣讲青杠坡战役和青杠坡红色故事,开展“如何当好红色宣讲员”现场培训。争取中央投资项目400万元资金,提档升级村办公阵地、扩建文化广场、建成村情展示中心,助推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及传承,实施完成红色研学中心,内设民宿酒店、农产品展销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修建研学教室、便民超市,立足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借助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打造乡村特色产业。青杠村引导农户进入村集体经济产业务工,组织群众通过独立承建、合作建设或劳务派遣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开发“一村一品”柚子产业,建设100余亩高标准柚子基地,以“专业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红军柚2300亩。强化东西部协作,珠海市金湾区结对帮扶青杠坡村,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用于村庄道路改扩建、红军餐厅改造、柚子基地建设、村庄垃圾治理等项目,基础设施得到提升、环境治理得到改善、红色旅游得到提质、产业基础得到完善。
突出红色元素,改善人居环境。融合乡村风俗人情文化、地理生态文化,规划制定村庄规划,突出垃圾分类、污水处理、防火安全等。整合省、县级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污水处理、特色产业发展、红色接待点打造、议事大院设立等项目。推进污水生态化复合处理分散式建设,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庄颜值。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文明乡风。充分发挥青杠坡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红色文化阵地,修缮青杠坡战斗遗址、红军医院纪念馆、何木林疗伤处等红色遗址,打造村情展示中心,举办青杠坡村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彰显美丽村庄红色主色调、群众新气象、干部新风采。以“党建+议事大院”模式,通过党小组召集、议事小组参与、群众代表评议,形成议事决策、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便捷高效村级治理运行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