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基本情况
1.名称: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项目
2.建设地点:仙源镇大石、羊久、骑龙、福同、大獐、毛坪、和平、龙台和金桥等9个村
3.建设性质:新建或改建
4.肉牛产业发展项目主管单位:仙源镇人民政府,肉牛产业发展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王承加 联系方式:0851-22631016
5.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仙源镇人民政府
6.肉牛产业发展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习水县农业农村局,肉牛产业发展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负责人:袁令 联系方式:0851-22520102
二、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内容、规模
新建规模养殖场三个:大石村新建1000头规模养殖场一个、羊久村新建300头规模养殖场一个、龙台村新建100头规模养殖场一个;面上新增或改建增量90户。详见肉牛产业到村任务分解表。
仙源镇2023年肉牛产业到村任务分解表 | |||||||
制表单位; |
仙源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
日期:2023年04月24日 | |||||
序号 |
村居 |
新增项目场(户)合计 |
其中养殖发展规模 |
新建养殖场(个) |
备注 | ||
新增5-9头(户) |
新增10-19头(户) |
新增20头以上(户) | |||||
1 |
大獐村 |
14 |
6 |
5 |
3 |
0 |
|
2 |
骑龙村 |
8 |
3 |
3 |
2 |
0 |
|
3 |
龙台村 |
8 |
4 |
3 |
1 |
1 |
100头规模养殖场1个 |
4 |
大石村 |
16 |
7 |
6 |
3 |
1 |
1000头规模养殖场1个 |
5 |
福同村 |
12 |
5 |
4 |
3 |
0 |
|
6 |
金桥村 |
9 |
4 |
3 |
2 |
0 |
|
7 |
毛坪村 |
5 |
2 |
2 |
1 |
0 |
|
8 |
和平村 |
10 |
5 |
2 |
3 |
0 |
|
9 |
羊久村 |
8 |
4 |
2 |
2 |
1 |
300头规模养殖场1个 |
合计 |
90 |
40 |
30 |
20 |
3 |
三、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步骤
(一)2023年4月,谋划阶段,具体为起草工作方案、规模场规划选址、明确目标并分解任务。
(二)五月上旬,制定工作方案。
(三)2023年5月下旬-2023年5月下旬,完善用地相关手续,启动规模场建设;面上宣传发动并初步确定项目农户。
(四)2023年6月至7月,为规模场建设做好政策争取、群工协调等做好服务;指导新建或改建,开展技术培训。
(五)2023年7月至8月,积极对接上级,按照县肉牛发展方案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宣传、指导、协调、验收、兑现等。
(六)2023年9月至10月,培训后由项目户采购肉牛上栏,组织验收,兑现相关扶持政策。
(七)2023年11月至12月,查漏补缺,进行总结并资料收集归档。
四、肉牛产业发展项目组织管理
(1)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仙源镇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领导、协调与实施,并制定、审查项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定期监督、检查和指导。领导小组下设肉牛产业专班,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实施、质量监管等工作。
(2)技术保障
依托县养牛产业专班和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具体负责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全程技术指导并尽可能提供信息服务,指导村级开展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后续管理技术指导。
五、肉牛产业发展项目政策扶持和发展模式
1.政策扶持
整合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500万元用于肉牛产业发展,积极对接上级资金、物资和设备进行政策扶持等。
2.发展模式
村集体+合作社+养殖主体+农户模式,具体为村集体以资产租赁方式获得村集体收益;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服务养殖经营主体;养殖经营主体综合利用秸秆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农户到养殖场务工和种植饲草销售增加收入。
六、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效益评估及风险控制
1.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2023年可增加牛存栏2000头以上,年出栏1200头左右,实现养殖收入增加600万元以上;增加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通过整合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发展肉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以上。鼓励就近农户到养殖场务工、种植饲草和刈割秸秆销售给养殖经营主体,以提高农户的收入。
2.社会效益
通过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先进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积累发展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小户、散户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生态效益
该肉牛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首先是科学选址,其次是采用零排放养殖模式和种养循环模式,发展农业种植业和饲草种植,综合利用秸秆等,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
4.脱贫效益
鼓励并组织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和防贫监测户到养殖场大户处务工、种植饲草等增加收入。
5.风险控制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工作调度,确保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及时开展相应技术指导,特别是肉牛采购、应激处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等。
(3)完善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确保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