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在习水县坭坝乡的飞龙山村,空气中弥漫着新米的清香。产自这里的优质稻米,正从村里的大米加工厂出发,源源不断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团年饭餐桌上的“主角”,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和丰收的喜悦。
飞龙山村鄢家坪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咽喉地带,宛如藏在山水之间的一颗明珠。这里拥有4186亩肥沃耕地,森林覆盖率高,水源充沛,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坭坝乡当之无愧的优质水稻产业示范点。站在高处俯瞰,层层稻田顺山势铺展,像一幅错落有致的田园画卷,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村民们辛勤耕耘的希望田野。
近年来,飞龙山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模式,成功组建“村社合一”的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联动。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对接市场,寻找订单和销售渠道;合作社负责稻谷的收购、加工和包装,保障产品质量;农户则专注种植,精心呵护每一株稻穗。三方紧密合作,让飞龙山村的优质水稻产业蓬勃发展。
数据见证着发展的成果:2023年,飞龙山村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并辐射带动周边村级种植1000亩,年总产量突破120万斤。村里的大米加工厂自2016年建成投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取得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拥有“飞龙山”优质大米品牌。合作社带动农户350户,优质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余亩,年产量50万斤,年经营销售收入达50万元,真正做到了集体增收、农户致富。
村民唐学华便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之一,他笑着说:“去年收成好,我以每斤3.5到4元的价格把2000多斤稻谷卖给合作社,还把500斤大米以4元一斤的价格卖给重庆游客,好多游客都预定了今年的新米!”这份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村民的脸上。
飞龙山村党支部书记贺胜松表示:“粮食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我们要充分利用村里的土地和地理优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把优质水稻打造成主导产业,不仅要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村民收入,还要提升农田生态,为乡村增添更多美景。”
如今,飞龙山村的村民们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在新的一年里谋划着更大的发展蓝图。未来,飞龙山村将秉持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当地的农业产业基础和自然风光,全力探索集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农旅发展示范区,让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
记者:王烨 简珊(实习)
一审:张 川
二审:胡 旭
三审:罗 俊
终审:向小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