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习水白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一路艰难困苦、筚路蓝缕,又一路山重水复、精彩纷呈来形容。总的来说,习水白酒产业经历了快速扩张、急剧下滑、强势复苏、转型跨越四个阶段。
一是快速扩张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实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产量年年攀升,粮食政策有所松动,1988年价格管制放开,取消酒类专卖管理,白酒价格大幅提升,加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白酒有效需求得以释放,在白酒高利润、高税收、低门槛的驱使下,各种酿酒项目大量上马。这一时期,县内白酒中小企业多达200余家,产品主要为浓香型,但除习酒公司外,绝大多数是作坊式生产,规模小、数量多、污染大,发展无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为之后的产业低迷、陷入困境埋下了隐患。
二是急剧下滑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和宏观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收紧,整个白酒产业开始萎靡,我县白酒产业发展陷入低谷。这一时期,习酒公司因扩张过快导致流动资金缺乏、白酒市场疲软以及“三角债”等因素,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其他白酒企业更是难以为继,开始大量减员乃至停产关闭,习水白酒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是强势复苏阶段:1998年,习酒加入茅台集团,成为习酒从困境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习酒依靠产品品质逐渐打开市场,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同一时期,习水本地永恒酒业、雪龙酒业、习湖酒厂等一批中型酒厂经改造得以发展。2003至2012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消费潜力释放,古滋、亨海、泸仙等企业纷纷入驻,习水白酒企业数量开始扩增,白酒产业迎来复苏。
四是转型跨越阶段:2012年,习水经济开发区成立,是全省培育的百亿级开发区之一,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得到省市大力支持,习水开启了白酒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这一时期,我们积极支持酒企兼并重组、技改扩能,逐步改变过去“小、散、乱”现象,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至2022年,全县白酒产量净增11.5万千升,白酒工业总产值净增148亿元,习水作为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中国酱香白酒重要产区的共识逐步深入人心。